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9年  第2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目录
封面
封面
1989, 2(4).
摘要(142) PDF(14)
摘要:
专论
要关注大气污染带来的长期环境灾难
任阵海, 田广生, 蔡乙乞, 陈隆勋
1989, 2(4): 1-7.
摘要(1325) PDF(97)
摘要:
温室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它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微量气体污染物进入大气引起的。这类污染物中包括一些二氧化碳和一定量的其它气体(CH4·N2O·O3和CFC)改变了大气中的热比例,从而引起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通常称为“温室效应”。由于CO2成倍的累积结果,到下一个世纪的中叶,地球表面的温度将增长1.5℃~4.5℃。这种增温趋势对中国地区来说,应该引起重视。
科研报告
烟羽进入内边界层时的扩散
宜 捷, 叶文虎, 孙天风
1989, 2(4): 8-14.
摘要(1696) PDF(91)
摘要:
当风从海上吹向陆地,或从农村吹向城市时,下垫面粗糙度迅速变化,并形成一个内边界层(IBL),严重影响烟羽的扩散。本文提出了一个烟羽进入IBL时的动态模式,将扩散过程分为三阶段:(1)进入之前;(2)进入时;(3)进入之后。还提出了烟羽进入IBL时扩散的方差微分方程。该理论模式计算的结果与野外调研和风洞试验十分一致,即在烟羽进入IBL时扩散参数σ2发生了跳跃。
柳州大气中硫酸雾的测定和大气中不同价态的硫对降水总硫及酸度的贡献
毕木天, 吴细兵
1989, 2(4): 15-23.
摘要(1663) PDF(81)
摘要:
大气中含硫化合物进入降水有三种途径:①自身起凝结核作用形成云雾水;②降水对云下二氧化硫的冲刷;③降水对云下硫酸雾、硫酸盐气溶胶的冲刷。云下硫酸雾、硫酸盐、二氧化硫是大气中硫的三种含量高而且稳定存在的化学状态,在柳州地区它们对降水酸度贡献的估算值分别为52.4%、3,6%、18.7%,对降水中总硫的贡献分别为10.2%、15.1%、14.9%。柳州地区云雾水对降水总硫的贡献约30%左右。
两广地区硝酸和硝酸盐湿去除研究
王美蓉, 孙庆瑞, 唐孝炎, 齐立文
1989, 2(4): 24-29.
摘要(1309) PDF(94)
摘要:
1986至1988年在我国两广地区进行了三年的春季降水集中观测,根据所测得的大气硝酸、硝酸盐气溶胶和雨水硝酸盐浓度,计算了硝酸和硝酸盐的清除比,其平均值分别为1.7×106和5.6×105。利用连续降雨样品的硝酸盐沉降量计算了硝酸盐的清除系数λ,λ值约在10-4-10-5S-1之间。
太晤士河Datchet站藻类种群季节性变化的研究
李益健
1989, 2(4): 30-38.
摘要(1541) PDF(79)
摘要:
自1985年10月至1986年6月定期从太晤士河Datchet监测站采集藻类标本和水样,各得样品32号。经鉴定有蓝藻门、隐藻门、金藻门、硅藻门、裸藻门和绿藻门的藻类共31个属。关于藻类的定量分析进行了藻类的计数、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和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数量与体积的计算。在各种主要的生态因子中,藻类细胞总数与PH值、温度等成正相关;与各种化学因子,如CaCO3、CO2、PO4-P、NO3-N、SiO2等成负相关。在藻类生长高峰期,PO4-P 被消耗净,成为藻类生长的限制因素。此外,CO2的含量也可能成为限制因素。
葛洲坝工程对宜昌市环境影响的评价
王海云
1989, 2(4): 39-51.
摘要(1552) PDF(84)
摘要:
城市直接承受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其城市本身总体的环境变化趋势如何,环境影响后的评价怎样至今报导甚少。本文对已积累了15件以上的葛洲坝工程建设前后宜昌市环境动态监测资料数据进行了研究,对工程建设使城市环境影响重新组合变迁的趋势作了综合分析评价。作者认为,在城市中进行人类大型的工程建设活动将导致城市环境状态的巨大转换,城市环境各要素随之变迁而从新组合。工程建设的本身不仅是建立了一个工程系统,而且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新的城市社会环境生态组合系统。
综述
全球二氧化碳的分布和循环——全球“温室效应"探讨之一
程振华, 王 玮
1989, 2(4): 52-59.
摘要(1491) PDF(86)
摘要:
本文根据大量的研究资料和成果,系统阐述了自然界碳和二氧化碳的起源、变迁、分布和循环过程,揭示了自然界二氧化碳分布和循环的基本规律,弄清了CO2和它的各个自然貯库之间的关系,并对大气圈中CO2的源、汇和通量进行了探讨。文章还论述了人类活动对大气中CO2的冲击和扰动,指出人类活动所排放的CO2是大气中 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人为破坏地球的植物生存系统也是促使大气中 CO2浓度增加的原因之一;大气中 CO2的增加将严重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环境,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实验技术
转刷式吸收池用于尾矿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
张永珍, 王中孚, 袁光钰
1989, 2(4): 60-64.
摘要(1228) PDF(7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