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9年  第12卷  第1期

目录
目录
封面+目录
1999, 12(1).
摘要(144) PDF(11)
摘要:
水处理研究
一种耐酚菌种及其固定化细胞降解含酚废水性能的比较研究
孙 艳, 李 京, 谭立扬
1999, 12(1): 1-4.
摘要(1165) PDF(88)
摘要:
通过对土壤及污水的采样、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降解苯酚的菌种,经过一系列驯化实验,使其苯酚耐受能力达915 mg/L。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该菌种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最优操作条件。之后,对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的降解苯酚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2种类型细胞的降解苯酚过程均符合Monod模型,并且固定化细胞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游离细胞。
化学氧化法和化学混凝法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高宝玉, 岳钦文, 岳钦艳, 赵启敏
1999, 12(1): 5-9.
摘要(1325) PDF(93)
摘要:
研究了化学氧化法和化学混凝法处理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考查了氧化剂及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和pH值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光激发产生的复合氧化气体较纯ClO2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且二者对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优于对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都是在pH<10的条件下取得良好的脱色效果;化学混凝法对分散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优于对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MgCl2。6H2O的脱色效果最好,PAC次之,Al2(SO4)3。18H2O最差;pH值对MgCl2。6H2O的脱色效果影响较大,在pH≥12的条件下,MgCl2。6H2O的脱色效果达最佳。
水库水源水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中试研究
吴为中, 王占生
1999, 12(1): 10-14.
摘要(939) PDF(80)
摘要:
针对受污染的某水库水源水进行中试规模的生物陶粒滤池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能全面净化水源水的水质。在气水比为0.75~1∶1,水力负荷为4~6 m3/(m2·h)条件下,对NH+4-N,NO-2-N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89%~97.5%,97.5%~99%,20%~35%;对藻类的去除率为60.1%~84.3%。
UV-H2O2法去除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研究
何 杰, 刘玉林, 谢同凤
1999, 12(1): 15-16.
摘要(1329) PDF(92)
摘要:
用H2O2、紫外光(UV)辐射促进H2O2方法考察了水中NO-2和NH+4的氧化,结果表明,NO-O2能被H2O2有效地氧化,而NH+4不能被NO-2和H2O2氧化,但UV辐射均有助于反应进行,使反应速率加快。
水中臭氧分解动力学研究
张 晖, 杨卓如, 陈焕钦
1999, 12(1): 17-19.
摘要(1394) PDF(97)
摘要:
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研究了臭氧的自分解,根据臭氧分解机理推导出其动力学方程。由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实验结果确定出kT,0,n以及活化能E。
EWP高效污水净化器用于重金属污水治理的试验
李松汉, 俞 盛, 曹姝文, 肖成斌, 李洪渭
1999, 12(1): 20-22.
摘要(1399) PDF(107)
摘要:
电池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水含汞、锌、锰等重金属污染物和COD等有机污染物。该试验通过调节污水的pH值(7.5~8.5),利用进入EWP高效污水净化器的污水自身生成的Zn(OH)2絮凝沉淀物形成的吸附过滤流化床对污水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可达到:出水的汞为0.000 92 mg/L,去除率为96.2%;锌去除率为99.1%;锰去除率为55.1%;COD去除率为19.6%;BOD去除率为28.3%。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含五氯酚废水的研究
周岳溪, 郝丽芳, 张寒霜
1999, 12(1): 23-26.
摘要(1341) PDF(67)
摘要:
研究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在中温条件下处理含五氯酚(PCP)模拟废水时工艺特点及PCP降解机理。结果表明:①在以处理啤酒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VSS接种量约15 g /L),运行温度为(35±1) ℃,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 h,进水COD浓度为2 500~2 800 mg/L;进水PCP浓度由1.0 mg/L上升至8.0 mg/L条件下,120 d左右完成启动,PCP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4%及86%以上。②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结果分析表明,PCP厌氧降解的途径是首先经间位脱氯生成四氯酚和2,4,6-三氯酚,再经邻位和对位脱氯生成2,4-二氯酚和邻氯苯酚,最后矿化为CH4和CO2
大气环境
煤及其燃烧产物中砷的分布特征
张建平, 王运泉, 张汝国, 莫洁云, 任德贻
1999, 12(1): 27-29.
摘要(1290) PDF(83)
摘要:
首先研究了我国各主要聚煤区煤中砷的分布,煤的砷含量均值高于世界但低于美国,低于或接近我国土壤砷含量,但与地壳克拉克值比较,砷在煤中被明显富集。从各聚煤区情况看,砷的含量和富集因子均有中新生代煤最大,华南二叠纪煤为次,而华北石炭——二叠纪煤最小的特点。煤各级燃烧产物中砷分布研究表明,底灰中亏损,但富集于飞灰特别是细粒飞灰的表面,质量平衡率的计算显示砷大多能截留于飞灰中,呈蒸气状态逸散入大气的有限。
环境影响评价
工业综合开发区环境影响后评估探讨
王国长, 黄湘穗, 李天威, 黄玉凯, 王暖春
1999, 12(1): 30-34.
摘要(1253) PDF(84)
摘要:
环境影响后评估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工业综合开发区环境影响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而后评估具有不同的特点。该文以福建省龙海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环境影响后评估试点工作为例,介绍了工业综合开发区环境影响后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阐述了对环境影响后评估的理解和体会。
水环境
新疆博斯腾湖水环境容量研究
刘文祥, 李喜俊, 郭海燕
1999, 12(1): 35-38.
摘要(1296) PDF(84)
摘要:
首先对博斯腾湖水环境功能进行了分区,利用箱模型分区模拟计算了博斯腾湖不同水质目标条件下的COD,TN以及盐污染物的最大允许入湖量,在现状污染负荷的基础上确定了目标削减量与削减率,为博斯腾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技术依据。
生态管理
胜利油田生态农场经济发展数学模型
卞有生, 王天喜, 陈正龙, 崔 斌
1999, 12(1): 39-44.
摘要(1705) PDF(119)
摘要:
在对胜利油田生态农场系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场规划目标,建立了由投入产出模型和线性规划模型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指导农场的经济建设,8 a来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
实验研究与技术
有效微生物群消除鸡舍恶臭试验研究
张永珍, 蔡 梅, 王 明, 刘和平
1999, 12(1): 45-48.
摘要(1371) PDF(73)
摘要:
有效微生物群(EM)是一种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新产品,通过在某鸡场的应用实验研究表明,该制剂对环境恶臭去除确有明显效果,在环境保护方面可推广应用。
农药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忠武, 王振中, 邢协加, 张友梅, 龙开元
1999, 12(1): 49-53.
摘要(1234) PDF(93)
摘要:
通过敌敌畏农药污染的模拟实验,研究了农药污染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敌敌畏农药处理浓度的提高,土壤动物种类数从低浓度(0.04mL/L)的53属(科)减少至高浓度(10mL/L)的26属(科);个体数则从低浓度占全捕量的14.1%减少到高浓度仅占全捕量的2%;而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太明显;大型土壤动物蚯蚓的染毒实验表明:蚯蚓可作为农药污染的重要指示动物。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锡
王晓慧, 齐文启, 刘廷良, 汪凤娣
1999, 12(1): 54-55.
摘要(1208) PDF(90)
摘要:
研究了硝酸-高氯酸体系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锡的方法。采用酒石酸-锆复合溶液作基体改进剂,锆涂层热解石墨管为原子化器。方法的检出限为3μg/L(样品消解溶液)。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5%,加标回收率为90%~97%。
实验室管理
化学品测试GLP实验室考核评估体系研究
沈英娃, 沈丽赛, 周 红, 卢 玲, 聂晶磊, 宋 福, 王鲁昕
1999, 12(1): 56-59.
摘要(1683) PDF(105)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我国化学品测试GLP实验室的考核评估体系框架构成的3条原则:趋同性、高标准和可操作性。笔者认为我国化学品测试GLP实验室考核评估体系应包括:实验室认可管理办法、认可准则、认可程序、认可后扩充项目的程序、评审细则、评审员管理办法、认可申请书、评审报告。并对该体系的具体构成进行了阐述。
综述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王建龙, 施汉昌, 钱 易
1999, 12(1): 60-64.
摘要(1349) PDF(101)
摘要:
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包括:酚类(苯酚、氯代酚、甲酚、硝基酚等),芳香烃类(单环芳烃、多环芳烃、杂环芳烃)及其他化合物(酰胺类、氰、农药、杀虫剂、合成洗涤剂等)。并对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