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2年  第15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目录
目录
封面+目录
2002, 15(1).
摘要(142) PDF(10)
摘要:
水污染治理
高浓度超稠油乳化段废水前处理工艺研究
郭书海, 白玉兴, 张海荣, 孙铁珩, 曲久辉
2002, 15(1): 1-4.
摘要(1104) PDF(109)
摘要:
以高浓度超稠油乳化段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性质及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稠油废水前处理的技术关键在于:①采取合适的隔油沉降工艺参数,有效分离污水中的原油和渣泥;②采用适当的絮凝工艺,保证气浮出水水质,最大限度降低前处理出水的矿物油、渣泥和COD.为此提出了低负荷隔油沉降,高负荷组合气浮前处理工艺.通过延长隔油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回收污水中80%的原油;两级气浮组合,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到:矿物油99%,渣泥98%,COD 86%.日处理量800 t污水处理厂采用该工艺方案和参数进行设计,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高浓油皂洗涤废水资源化试验研究
张永珍, 刘和平, 蔡 梅, 张国宁
2002, 15(1): 5-8.
摘要(958) PDF(115)
摘要:
机械修理行业产生的高浓油皂洗涤废水中含大量的油、皂、未失效的清洗剂及其他成分,水处理难度较大.笔者在小试及中试基础上确定了破乳除油皂、回收清洗剂的资源化工艺路线,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城市污水地下回灌中氮的迁移与预测
皮运正, 云桂春
2002, 15(1): 9-12.
摘要(1248) PDF(90)
摘要:
二级生化出水经深度处理后地下回灌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实验室结果表明 ,回灌过程中大部分NH4+被吸附 ,15 %~ 43%的NH4+ 经过硝化作用转变成NO3-,硝化作用在土壤表层进行。NO3-迁移模型预测 ,大部分NO3-可穿过 8m的包气带到达含水层 ;在含水层中 ,通过反硝化作用 ,在离回灌区约 2 0 0m的地方 ,绝大多数NO3-可被去除。
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中铁的形态分布与转化
高宝玉, 王炳建, 岳钦艳
2002, 15(1): 13-15.
摘要(1312) PDF(111)
摘要:
以AlCl3·6H2O ,FeCl3·6H2O ,Na2CO3,盐酸和硅酸钠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碱化度B及不同n(Al)∶n(Fe)∶n(Si)摩尔比的系列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 (PAFSC) ,采用Fe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AFSC中铁的形态分布情况 ,考察了熟化时间、制备工艺及n(Al)∶n(Fe)∶n(Si)对PAFSC中铁的形态分布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熟化时间的延长 ,铁和聚硅酸摩尔数的增加 ,PAFSC中铁的形态由低聚物向高聚物转化.
电生成羟基自由基及其对染料降解脱色的研究
陈日耀, 郑 曦, 曲跃文, 林智虹, 陈 晓, 陈 震, 张义康
2002, 15(1): 16-19.
摘要(1060) PDF(115)
摘要:
以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红外光谱分析 (IR) ,研究了茜素红及酸性铬蓝在电解槽中处理前后的电化学行为的变化 ,进一步阐明Fenton试剂的作用机制。电解生成的过氧化氢与阳极溶解的Fe2+ 进行随后反应 ,生成羟基自由基 (Fenton试剂 ) ,进而对有机染料进行氧化反应 ,使其不饱和的—N=N—双键断裂 ,分解成萘胺与氨基苯酚磺酸两个部分 ,从而达到有机染料降解、脱色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 ,电解处理15min内 ,脱色率和CODcr的去除率变化较大 ,电解处理 1h ,CODcr的去除率达 80 % ,脱色率达 98%.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生物可给态重金属分布研究
王新伟, 何 江, 李朝生
2002, 15(1): 20-23.
摘要(1027) PDF(105)
摘要:
结合沉积物孔隙水,对黄河包头段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d和Cr)生物可给态的分布特征作了探讨.结果表明:深度不同,重金属元素生物可给性不同;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在以一定的速率迭加;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直接危害程度较小,潜在危害程度较大.
大气环境
贵阳市二氧化硫和酸沉降污染来源及控制战略
孟 凡, 徐 峻, 何 毅, 程 群, 景 峰, 唐孝炎
2002, 15(1): 24-26.
摘要(1062) PDF(115)
摘要:
采用一个综合区域空气质量/酸沉降模型,对典型气象条件下贵阳市、贵州省和整个西南地区不同尺度的SO2控制情景进行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贵州全省大点源排放是贵阳市酸沉降的最主要贡献者;贵阳市内的大电厂对贵阳市的SO2污染有一定的贡献,但对硫酸盐浓度和酸沉降贡献则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阳市酸沉降和SO2污染的控制对策.
铅稳定同位素在示踪环境污染中的应用
朱赖民, 张海生, 陈立奇
2002, 15(1): 27-30.
摘要(1126) PDF(76)
摘要:
根据Pb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点,分析了Pb同位素在示踪环境污染中的理论基础.从国内外大量研究实例出发,总结了近年来Pb同位素在示踪工业Pb污染的应用现状,肯定了Pb同位素在示踪Pb工业污染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我国首次北极考察海洋大气气溶胶铅稳定同位素的初步研究,笔者认为研究环境系统有关对象(如大气、海水、冰雪和沉积物等)的Pb同位素组成,通过其Pb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和源区参数计算,可有效示踪Pb工业污染的来源、分布和远距离传输规律.
“九五”广州地区酸雨污染基本特征研究
谢 媚
2002, 15(1): 31-33.
摘要(957) PDF(77)
摘要:
根据“九五”期间广州地区酸雨污染状况及与"七五"期间的对比结果,通过分类统计和多元回归,研究探讨了"九五"酸雨污染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降水酸度的有关因素.研究表明,SO42-是降水化学组成中比重最大的离子,NO3-对降水酸度影响较大,这两种阴离子的含量多少基本上决定了降水酸度的强弱.因此在减轻二氧化硫污染的同时,加强对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对降低广州地区降水酸度意义重大.
杭州市大气NOx来源及控制对策研究
韩伟明, 严向军, 徐海岚, 朱慧芳, 孙介夫, 方 栋, 李 红, 盛 侃
2002, 15(1): 34-37.
摘要(1492) PDF(106)
摘要:
采用定常高斯模式和Thlong程序建立NOx污染源强与大气NOx浓度间定量响应数值模型,计算了点源、面源和流动源等各类污染源对杭州市区各关心点NOx的平均贡献率,分别约为17%,17%和66%,其中市区机动车尾气贡献率高达50%左右,是首先要控制的污染源.同时提出NOx排放削减方案及实施后大气NOx质量改善状况,为环保管理部门削减NOx污染源提出供决策参考.
白银市二氧化硫目标控制点选择与总量控制研究
赵传燕, 冯兆东
2002, 15(1): 38-40.
摘要(1384) PDF(80)
摘要:
针对白银市SO2空气污染较严重并日益加重的情况,笔者引入总量控制方法,谋求从总体上控制白银市SO2大气污染,达到该区空气质量的改善.研究分析表明,点源占总排放量的88.65%,在44个点源中,只需对20个点源进行削减;为了实行质量目标总量控制,应以控制点源排放为主,并且在点源中,只需要控制部分重点点源,就可以从根本上控制SO2污染.
综述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刘建军, 王文杰, 李春来
2002, 15(1): 41-44.
摘要(1503) PDF(91)
摘要:
介绍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状况 ,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生态系统健康是一门交叉学科 ,对它的认识 ,首先是从生态系统自身开始 ,进而发展到从人的角度来看待生态系统健康。笔者指出研究生态系统健康关键在于建立生态系统功能失常的分类方法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变化环境、人类健康、经济发展与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徐 满, 张爱茜, 韩朔睽, 王连生
2002, 15(1): 45-47.
摘要(2214) PDF(108)
摘要: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3D -QSAR)研究是QSAR发展的前沿。笔者在对 3D -QSAR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通过归纳分析其与传统QSAR的区别 ,论述了 3D -QSAR在方法学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并展望了其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中国的绿色壁垒措施现状
郭文华, 罗 宏, 王金南, 仇昕昕
2002, 15(1): 48-50.
摘要(1421) PDF(70)
摘要:
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手段 ,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目前的绿色壁垒措施 ,主要包括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中国的环境法规体系与技术标准、环境认证、商品检疫与检验规定、绿色包装与标签要求、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 6项措施。建议中国尽快构建符合国际贸易发展潮流的绿色壁垒体系。
城市街道峡谷内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扩散规律
张化天, 谢绍东, 张远航
2002, 15(1): 51-54.
摘要(1206) PDF(109)
摘要:
街道峡谷中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扩散取决于屋顶风向和风速,并受街道峡谷宽高比、峡谷两侧街区建筑物高度的对称性和高度分布及街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街道峡谷宽高比接近1时,递升型峡谷以及宽阔街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可以通过改变街道线源附近街区内建筑物的高度来明显降低污染物浓度.城市建筑规划中若科学考虑上述影响可以减少街道峡谷内污染物的积聚.
脱硫脱硝技术展望
韩 慧, 白敏冬, 白希尧
2002, 15(1): 55-57.
摘要(1470) PDF(108)
摘要:
论述了脱硫脱硝技术现状 ,通过分析比较得出 :湿法脱硫投资和运行成本高 ,产生的副产品无法进行再利用 ;电子束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投资和运行比湿法脱硫低20%~30%,但需要严格庞大的放射线防护设施 ,电子加速器昂贵 ,电子能量损失大。笔者提出强电离放电可以将烟气中的SO2 氧化 ,然后生成固体微粒 (NH4)2SO4,提高反应速率 ,简化流程 ,有望真正解决我国的SO2 和NOx
抗生素废水对Q67的急性毒性和对AHH的诱导
莫 争, 王春霞, 徐 楠, 马文林, 王子健
2002, 15(1): 58-60.
摘要(1339) PDF(64)
摘要:
利用Q67发光菌 (Vibrio qinghaiensissp .Nov . Q67)和鲤鱼肝微粒体芳烃羟化酶 (AHH)体外诱导实验评估某酸化处理工艺对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效果 ,探讨除利用常规的理化指标监测水质外 ,生物监测的必要性。
利用柑桔加工过程中的废物生产纤维素酶发酵饲料
汪 钊, 郑裕国, 张惠雄, 何晋浙, 范永仙
2002, 15(1): 61-64.
摘要(1242) PDF(77)
摘要:
利用柑桔加工过程中废物提取有用物质后 ,再进行固体发酵生产纤维酶发酵饲料的研究 ,筛选到一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的青霉菌株。其最适固体培养基配方为 :桔皮∶豆饼∶麸皮 =15∶1∶1,碳酸铵质量分数为 3% ,物料∶水 =2∶1,pH值为 4 5 ;最佳产酶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 30℃ ,培养时间为 84h左右。为柑桔加工过程中所产的废物提供了一条变废为宝 ,解决环境污染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