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3年  第16卷  第4期

目录
目录
封面+目录
2003, 16(4).
摘要(149) PDF(38)
摘要:
环境影响评价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底泥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评价
谭炳卿, 杨 智, 沈哲松, 王 成
2003, 16(4): 1-4.
摘要(1082) PDF(1472)
摘要:
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黄河以南区域,对河流、湖泊的底泥进行了监测,并对不牢河的底泥进行了冲刷试验,根据获得的实测资料和试验数据,对底泥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底泥中的重金属类汞和砷,有机类污染指标中的总磷,总氮,CODCr和CODMn的最大溶出浓度均较高,它们有可能成为影响水体质量的潜在污染源.从接近于实际调水情况的冲刷试验结果看,底泥中的污染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较小.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蓄湖泊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
万 一, 黄永生, 王 晖
2003, 16(4): 5-7.
摘要(1130) PDF(1553)
摘要: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蓄湖泊湿地水资源的评价,提出防御调蓄湖泊湿地水生态恶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轻或消除工程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湖泊湿地水生态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河道型水库岸边污染带特性分析
叶 闽
2003, 16(4): 8-11.
摘要(1298) PDF(1659)
摘要: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河流水流条件,也影响了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稀释、扩散、降解和转化过程,其岸边污染带的影响范围将发生变化.笔者通过对湖南衡阳水源污染事件发生时的水流条件、水质状况的分析,对事件发生的水域进行流场及浓度场模拟计算,研究了河道型水库与天然河流岸边污染带的变化特性,并对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但又易被忽视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与认识.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工程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张 微, 娄金勇, 程维新, 穆从如, 范秀英
2003, 16(4): 12-14.
摘要(1274) PDF(1318)
摘要:
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水利工程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河套灌区土壤耕作层处于脱盐状态,盐碱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表明该灌区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但由于灌区内曾长期处于积盐状态,故仍然存在潜在的次生盐渍化威胁.
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分层次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李彦武, 李小敏
2003, 16(4): 15-17.
摘要(1352) PDF(1624)
摘要:
简述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与选址、排水、处理工艺与技术、服务区等有关项目决策因素的关系,提出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分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划分;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或排水规划阶段应评价选址、排水去向等策略问题,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着重考虑减缓不利影响的问题.
水环境
锌离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DNA序列多样性的影响
谢 冰, 徐亚同
2003, 16(4): 18-23.
摘要(1328) PDF(1504)
摘要:
研究了锌离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锌离子对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的转化均有抑制.经过驯化后,处理系统对有机物的降解可以逐步得到恢复,而对于氨氮和亚硝酸氮的降解则并不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而得到改善.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表明,在不同的驯化阶段,DNA序列的分子多样性是不同的.结果显示,加入锌离子的微生物多样性明显小于对照组,驯化成熟的实验组尽管在COD的去除率上和对照组没有什么差别,但在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和相似性上与驯化初期有较大的差别.从RAPD条带上可清楚地看到某些细菌的消失,以及耐受锌离子的种类的持续存活.
胡杨生理指标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响应
徐海量, 宋郁东, 王 强
2003, 16(4): 24-27.
摘要(1249) PDF(1578)
摘要:
根据塔里木河下游受生态输水影响的断面和未受输水影响断面的胡杨生理指标脯氨酸、脱落酸和叶片含水量的变化,就胡杨生理指标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①在受到生态输水影响的断面,胡杨叶相对含水量增加,脯氨酸、脱落酸因水分条件的好转而分解降低;在未受到生态输水影响的断面,因为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胡杨叶相对含水量减少,脯氨酸、脱落酸因积累而增加.②在生态输水前,胡杨生理指标总体上与地下水位变化相一致,即: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胡杨脯氨酸和脱落酸水平增加;随地下水位的升高,脯氨酸和脱落酸水平有降低的趋势.③从个别数据的异常看,在塔里木河下游,当地下水位较低时,地下水位的升降仅是影响胡杨干旱胁迫的一个因子.因此,在塔里木河下游开展的生态输水工程,对该区胡杨生长的影响非常显著,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胡杨水分的亏缺,减轻了干旱胁迫程度.
烷基多苷(APG)生物降解性的研究
秦 勇, 张高勇, 康保安, 赵郁梅, 周继维
2003, 16(4): 28-31.
摘要(1407) PDF(1804)
摘要:
对5种不同碳链的APG初级生物降解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链较短的APG能被完全降解,碳链为14~15的支链APG不能被完全降解;结构对APG可降解性的影响:疏水基的结构对其降解性有较大影响,直链醇APG的可降解性优于支链醇对APG的可降解性,碳链较短的降解性优于碳链长的,链支化度影响支链醇APG的降解性;研究还发现,C8~10直链APG,C12~14直链APG,C12~13支链APG和C14~15支链APG的降解曲线在某一区间出现降解度随时间下降的特殊现象.最后提出了APG可能的降解途径.
夏季沿岸上升流对珠江河口水域中铜的形态分布与生物毒性的影响
龙爱民, 赵 迪, 冷科明, 刘 胜, 陈绍勇
2003, 16(4): 32-35.
摘要(1079) PDF(1699)
摘要:
对珠江河口及近海水域样品中金属铜的总铜(CuT)、溶解态铜(CuD)以及游离态铜(Cuf)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铜的质量浓度有自河口向外海递增的趋势,并非完全体现陆源性规律.说明研究水域中金属铜不仅可能具有其他来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沿岸上升流的影响.但是游离态铜的分布却表现出相反的规律,无论是游离态铜的含量还是游离态铜在总铜中所占的份额都自河口向外海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还测定了不同盐度水样的杜氏藻培养后对铜的吸收量,即通过金属铜对藻类的生物有效性验证了铜形态的分布规律.
大气环境
城区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与分布
吴水平, 曹 军, 李本纲, 徐福留, 沈伟然, 韩宝平, 孙 韧, 陶 澍
2003, 16(4): 36-39.
摘要(1537) PDF(1572)
摘要:
采用FA-3型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采样,对北京和天津2个样点夏季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上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在所有分级样品中均检测出δ-HCH,p,p'-DDD和p,p'-DDT,其他有机氯农药只在部分样品中被检出.北京样中HCHs(α-HCH+β-HCH+γ-HCH+δ-HCH)含量为0.240ng/m3,DDTs(p,p'-DDT+p,p'-DDD+p,p'-DDE)含量为0.962ng/m3,天津样品中HCHs含量为0.581 ng/m3,DDTs含量为1.874ng/m3.天津样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明显高于北京样.大气颗粒物上的有机氯农药粒径分布特征为:北京样中HCHs和DDTs含量随粒径均呈单峰分布,而天津样中HCHs呈三峰态分布,DDTs呈较弱的单峰态分布.HCHs和DDTs两类化合物的质量中值直径和分散度分别在2.1~2.5μm和3.1~3.7μm范围内.
北京市SARS病例数与空气污染指数的相关性探讨
段 宁, 刘景洋, 乔 琦
2003, 16(4): 40-43.
摘要(1401) PDF(1479)
摘要: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北京市2003-04-28-05-24新增SARS确诊病例数与空气污染指数分3个阶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可吸人颗粒物与SARS病例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一期间,北京市SARS病例数与被确诊为SARS患者的前第4天或第5天的污染指数相关性最好.出现这一现象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笔者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专论
现代生物技术对环境安全的挑战及对策
肖劲松, 毛志锋
2003, 16(4): 44-46.
摘要(1066) PDF(2848)
摘要: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虽历时短暂,但它为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一线曙光,因而倍受世人瞩目.同时,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存在着广泛、潜在而长期的危害及发展不平衡性,从而给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它既危及到人类的环境安全,又削弱了可持续发展基础.笔者在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构成的威胁与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入世后所面临的更加严峻的环境安全与压力,并提出规范现代生物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技术与方法
射水造墙技术在平原型垃圾填埋场防渗补救中的应用
王进安, 刘学建, 夏立江, 杜 巍
2003, 16(4): 47-49.
摘要(1275) PDF(1512)
摘要:
通过北京市阿苏卫填埋场防渗补救工程实例,探讨了射水造墙技术在平原型垃圾场防渗补救中的设计、施工及注意问题.结果表明,采用射水造墙技术补救阿苏卫填埋场的防渗系统是经济、安全、可行的.
添加剂强化石灰石/石灰FGD过程的某些浆液特性
孙文寿, 吴忠标, 李 悦, 谭天恩
2003, 16(4): 50-53.
摘要(1527) PDF(1664)
摘要:
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添加剂强化下的石灰石烟气脱硫浆液的固相沉降时间、上清液密度及滤饼固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添加剂时,实验条件下滤饼固含量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浆液固相沉降时间的不同,可能与浆液中亚硫酸钙固相产物的含量及晶粒大小和晶型不同有关;添加剂不同,上清液密度也有差异.镁强化石灰脱硫浆液,沉降过程可分为快速沉降和慢速沉降两阶段;固相中亚硫酸钙的含量高则沉降速率较慢;与非强化石灰脱硫过程相比,滤饼固含量稍低.脱硫实验同时表明,使用添加剂有利于抑制设备结垢.
区域工业污染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王裕东, 倪晋仁, 罗华铭
2003, 16(4): 53-57.
摘要(1319) PDF(1313)
摘要: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当前中国许多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工业发展与污染控制是其中之关键.笔者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主要污染行业,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对区域环境经济系统起主要影响作用的行业,并结合投入产出法分析了区域的环境敏感行业.将这3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了以往研究中单纯考虑环境因素或笼统考虑经济因素而忽视经济系统内部运行规律的缺陷,对今后区域工业污染源研究和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在湖泊生态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颜昌宙, 卓俊玲, 姜 霞
2003, 16(4): 58-61.
摘要(1309) PDF(1450)
摘要:
湖泊生态工程规划不仅仅是单纯的水污染控制系统,还涉及到水资源调控、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修复等问题,笔者将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应用于博斯腾湖焉盆地控制区生态工程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通过规划模型构建、多目标决策分析过程的优化,得出了焉耆盆地控制区生态工程的优化方案.对于其他湖泊生态工程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水环境毒理学研究启示
孟 伟, 刘征涛
2003, 16(4): 62-63.
摘要(1349) PDF(1715)
摘要:
分析了中国近年来主要水资源的环境毒理学污染现状及有关环境污染物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我国水环境系统存在的污染状况及环境毒理学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我国主要水资源的保护涉及我国今年人口健康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安全性的战略角度重视水资源的环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