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第20卷  第1期

目录
目录
封面+目录
2007, 20(1).
摘要:
水环境
长江三峡库区蓄水后水质状况分析
吕怡兵, 宫正宇, 连 军, 王 强, 邢 核, 李国刚
2007, 20(1): 1-6.
摘要(1437) PDF(114)
摘要:
2003年5—6月和10月对三峡库区蓄水后的水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蓄水后库区以Ⅲ类水质为主.若考虑粪大肠菌群指标,总体水质以Ⅳ类和劣Ⅴ类为主.三峡库区重金属含量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的要求.但各监测断面Pb含量较高,两期采样Hg含量均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三峡库区共检出19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其中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控制的特定化学物质5种,分别为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4-二氯苯,1,2-二氯苯,六氯丁二烯,但均不超标.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卤代烃为主,苯系物较少.与国内其他水体相比,三峡库区水体受到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较轻.
浑河沿岸污灌区地下水中PAHs分布特征研究
张跃进, 朱书全, 肖 汝, 王 娟, 李发生
2007, 20(1): 7-11.
摘要(1590) PDF(114)
摘要:
在浑河沿岸沈抚、浑蒲污灌区采集23个地下水样,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SPE-GC/FID)方法,对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受到PAHs严重污染,苯并[a]蒽(BaA)、苯并[k]荧蒽(BkF)检出率分别为100%和82.6%.土壤剖面研究结果表明,BaA和BkF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比较均匀,显示其在土壤中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研究发现其原因在于BaA和BkF的沉积物-水分配系数(Koc)较大,其对数值lg Koc分别为5.30和5.74,在土壤-地下水粗分散系统中,容易吸附于大颗粒胶体有机质上,形成悬浮液、乳浊液或者泡沫等,并在布朗运动力推动之下发生迁移.
长江口水体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李 霁, 刘征涛, 李捍东, 方 征, 王婉华, 李 政, 周俊丽
2007, 20(1): 12-17.
摘要(1463) PDF(96)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长江口水体中64种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含量,共检出其中的50种SVOCs,主要包括多环芳烃类、酚类、酯类、卤代烃类、取代苯类和醚类.其中属于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有16种,属于美国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有42种,属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控制的有10种.长江口水体中SVOCs的空间分布表明,南港附近城市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影响水体中SVOCs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表现为排污口附近水域各类SVOCs含量均较高.水体中2,4-二硝基甲苯和六氯丁二烯的检出值超过了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其最大值分别超标3.32和2.07倍.
长江口区域水体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张映映, 冯 流, 刘征涛
2007, 20(1): 18-23.
摘要(1331) PDF(90)
摘要:
近年来长江口区域水体的有机物污染日渐严重.主要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对长江口区域水体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口区域水体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均小于1,其中单环芳香族类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在10-3数量级,卤代烃类的风险值在10-4数量级,均偏高于其他类物质;各类物质的致癌风险指数均在10-4数量级以下,其中六氯苯、双(2-氯乙基)醚和咔唑的风险指数相对较高,在10-5数量级.根据USEPA的建议值,初步认为目前长江口区域水体中单一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由于缺少相关的研究资料,因此各种有机污染物的联合健康效应评价尚无法进行.
土壤环境
北京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类POPs残留状况研究
史双昕, 周 丽, 邵丁丁, 黄业茹
2007, 20(1): 24-29.
摘要(1403) PDF(122)
摘要:
2004年5—7月采集了北京地区115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技术,使用GC/MS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六氯苯、氯丹、滴滴涕(DDT,DDE和DDD)、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和灭蚁灵的检出率及残留量.结果表明,北京土壤中六氯苯、滴滴涕的检出率很高,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未检出.总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质量分数平均值为77.7 μg/kg.其中滴滴涕占总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的98.9%,是北京地区土壤中残留有机氯农药类POPs物质的主要成分,城市公园、园林土壤是城市滴滴涕的主要污染源.六氯苯是北京地区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但残留量很低.氯丹检出率和残留量均很低,六氯苯和氯丹没有对土壤质量造成危害.
典型石油化工污染场地多环芳烃土壤指导限值的获取与风险评价
李丽和, 曹云者, 李秀金, 高新华, 李发生
2007, 20(1): 30-35.
摘要(1404) PDF(93)
摘要:
尝试利用英国的污染土地暴露评价模型(CLEA模型)获取了典型石油化工污染场地中几种多环芳烃(PAHs)的土壤指导限值(SGVs),并用所得到的土壤指导限值对该场地的污染物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萘、蒽、苯并[a]芘、苊、芴、芘的土壤指导限值分别为3.57×103,6.12×107,0.874,6.81×104,6.24×104和5.84×106 ng/g.特定场地表层土壤中萘、蒽、苊、芴、芘的实测浓度(MECs)大于其相应土壤指导限值的概率均趋于0,而苯并[a]芘的为0.225.这几种PAHs的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苯并[a]芘萘>苊>芴>芘>蒽,说明该场地的优先控制污染物为苯并[a]芘.
东北地区污染黑土中重金属与有机质的关联作用
曹会聪, 王金达, 张学林
2007, 20(1): 36-41.
摘要(1821) PDF(81)
摘要:
通过对东北地区污染农田黑土剖面的取样调查,对重金属Cd,Pb,Cu,Zn在农田黑土中不同采样点的全量、有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机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b以有机质结合态存在的量较大,能与有机质形成较多的络合物,而Zn的有机质结合态占全量的比例相对较小,Cd和Cu有机质结合态占全量的比例处于Pb和Zn之间.由于外源污染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相关性并不显著.由于土壤样品的不同解离功能团结合重金属的能力不同,采样区的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未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
大气环境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被动采样观测
王 俊, 张 干, 李向东, 钟流举, 向运荣, 彭永焯
2007, 20(1): 42-46.
摘要(1643) PDF(91)
摘要:
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分布.利用大气被动采样装置,在包括香港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共设立了21个大气被动采样点,样品采集时间为2005-08-15—10-14.结果表明,除主要存在于气相中的2~3环PAHs与部分4环PAHs外,聚氨酯泡沫材料(PUF)被动采样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采集大气颗粒物中的5~7环PAHs.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PAHs的含量与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珠江三角洲内地采样点PAHs的含量远远高于香港采样点,这主要是受采样点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PUF大气被动采样器可较好地运用于区域大气PAHs污染分布与特征对比研究.
应用OBM模型研究广州臭氧的生成过程
高东峰, 张远航, 曹永强
2007, 20(1): 47-51.
摘要(3038) PDF(186)
摘要:
应用基于观测的模型(OBM)研究了广州及其周边地区2000年夏、秋季臭氧生成过程的相对敏感性.在分析2000年7,11月广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及其下风向的花都和新垦地区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变化和相互关系基础上,应用OBM模型对上述地点的光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模拟分析,以讨论这一地区的光化学反应类型.研究表明:7月广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RIR(AHC)>RIR(NO),臭氧生成处于VOC控制,下风向的花都RIR(NO)>RIR(AHC),臭氧生成处于NOx控制;11月广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RIR(AHC)>RIR(NO),臭氧生成处于VOC控制,下风向的新垦RIR(NO)>RIR(AHC),臭氧生成处于NOx控制.该模拟结果与该地区的相关空气质量模型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北京市沙尘天气中矿物单颗粒的物理化学特征
陈雁菊, 时宗波, 贺克斌, 马永亮, 刘 燕
2007, 20(1): 52-57.
摘要(2011) PDF(96)
摘要: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研究了2005年4月北京市区2次典型沙尘天气PM10样品中矿物单颗粒的形貌、数量-粒度分布和化学组成.研究表明:沙尘天气样品中的矿物颗粒呈边缘锋利的不规则状;数量-粒度分布在1.0~1.5 μm出现明显的峰值.根据X射线能谱的定量数据,将721个矿物单颗粒分为7类.沙尘天气样品中的矿物颗粒主要以硅铝酸盐和石英矿物为主,并且有富Ca颗粒出现.大部分颗粒是2种或更多种矿物的内部混合物.沙尘天气富Ca颗粒占矿物单颗粒总数的5.9%,主要以CaCO3以及硅铝酸盐或石英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非沙尘天气样品中富Ca颗粒含量高达14.5%,其中约有一半来自人为源排放.单个矿物颗粒中Ca含量以及m(Ca)/m(Al)可以用来区分外来沙尘源与本地矿物颗粒.
生态环境
海南省近岸海域水生生态污染研究
潘英姿, 宋 福, 高吉喜, 金 羽, 符国基, 叶能录
2007, 20(1): 58-63.
摘要(1604) PDF(72)
摘要:
随着海南省近海岸带养殖业的发展,大量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海洋,近岸海域中水生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出现变化,近海岸带出现一定程度的污染.选择海南省3个有代表性的地点,通过海水采样和底泥采样,研究距海岸不同距离的海水和底泥中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以研究海南省近岸海域水生生物受养殖业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近年来海南省近岸海域开展的大规模水产养殖,已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近岸海洋生物数量增加,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特别是由于养殖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营养成分(如氮、磷等),导致近海岸藻类大量繁殖,从而极易暴发近岸海水赤潮.
湿地植物对外源氮、磷输入的响应研究
徐治国, 何 岩, 闫百兴, 宋长春
2007, 20(1): 64-68.
摘要(1629) PDF(114)
摘要:
通过人工控制试验,研究了氮、磷输入对沼泽湿地植物地上生物量,相对密度以及植物对氮、磷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物质氮、磷的长时间累积,导致湿地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相对密度均呈逐渐下降的年际变化趋势,地上生物量和相对密度之间表现为微弱的单峰变化关系.在氮输入下,随着氮施用量的升高,氮的吸收率从62.3%下降到5.5%;在磷输入下,随着磷施用量的升高,磷的吸收率从3.1%下降到0.8%.氮、磷的施用量愈高,植物对氮、磷的吸收率愈小.氮、磷输入有可能改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护,应当考虑湿地中营养物质的长期作用.
牡丹江支流河源湿地水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研究
高菊红, 舒俭民, 宋 福, 孟晓杰, 杨 艳
2007, 20(1): 69-74.
摘要(1900) PDF(94)
摘要:
在牡丹江支流河源哈尔巴岭湿地采集地表水和水生生物样品,对水体理化特征、水生生物种类、数量等进行调查,并用水质单因子评价法、多样性指数法,综合评价了调查水域水生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牡丹江支流河源湿地生态系统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水生生物种类丰富,水体处于贫到中营养的初级阶段.由于湿地植物、水生生物等的腐烂分解,有机质不断沉积,致使局部地区有机物含量较高;哈尔巴岭地区个别地段玄武岩孔洞裂隙水Mn含量高,无机锰本底值较高.
污染治理工程技术
环保疏浚堆场余水处理生产性试验研究
霍守亮, 荆一凤, 席北斗, 吕 ■, 陈雄峰, 刘鸿亮
2007, 20(1): 75-79.
摘要(1474) PDF(85)
摘要:
介绍了环保疏浚底泥堆场和强化自然沉淀的设计方法,并针对环保疏浚工期短、产生的余水量大及其悬浮物含量高的特点,对不同余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选择了加药促沉法余水处理工艺,在太湖环保疏浚示范工程堆场进行了生产规模试验.结果表明,在堆场中设置溢流堰和导流墙,改善堆场的水力条件,延长水流路径,有利于颗粒的自由沉降,提高了颗粒在堆场中的沉淀效率.向输泥管投加絮凝剂,使其在输泥管中快速混合,在堆场中反应、沉淀;向堆场出水投加絮凝剂,通过隔板混合池快速混合,折流反应池反应,在沉淀池中沉淀,这2种投药方式都能保证余水达标排放,其中向堆场出水投加絮凝剂的方式加药量少且容易控制出水水质.
水生植物法再生景观回用水水质稳定技术研究
宋永会, 郑丙辉, 刘佑华, 邱向阳, 彭剑峰
2007, 20(1): 80-84.
摘要(1470) PDF(84)
摘要:
建立了污水处理和景观回用中试试验系统,景观回用试验水量为11 m3,研究了城市污水经二级生物处理再生后用作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稳定性;构建了不同结构的水生植物系统,研究了该系统对再生景观环境用水水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晴朗天气,白天水温为(28±2) ℃,夜间水温为(20±2)℃的条件下,二级生物处理的再生水在瓷砖水池中最多可以稳定3 d;结构完善的“挺水-浮叶-沉水-浮水”水生植物系统能够有效抑制再生景观回用水中藻类的滋生,并可降低其有机物和氮、磷的含量,在9 d内使ρ(CODCr),ρ(TP)和ρ(NH3-N)分别降低76.9%,95.8%和95.2%,从而使水质保持稳定并得以改善,使回用水水质完全符合再生景观回用水国家标准. 因此,构建结构完善的水生植物系统可实现污水再生景观回用.
3种淡水藻对三唑磷的降解研究
杨英利, 朱小燕, 李爱民, 王学东, 杨 劭
2007, 20(1): 85-89.
摘要(1496) PDF(95)
摘要:
为揭示藻类对水环境农药污染物的降解能力,选择3种代表性淡水藻类——莱因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和聚球藻(Synechococcus leopoliensis)为材料,分析了这3种藻对三唑磷的降解和积累.结果显示:在初始ρ(三唑磷)均为10  mg/L的条件下,8 d内,莱因衣藻、纤细裸藻和聚球藻对三唑磷的降解率分别为35.3%,44.6%和9.8%,表明这3种藻对三唑磷均有显著的降解能力;这3种藻对三唑磷有很强的积累作用,因此可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上一个营养级,将对水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产生更大的风险;纤细裸藻的生物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而莱因衣藻和聚球藻的生物降解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紫外光和活性炭对有机物臭氧化的协同催化作用
陈 瑛, 郭二民, 黄国忠, 张建祺, 宋存义
2007, 20(1): 90-94.
摘要(1735) PDF(94)
摘要:
以城市二级出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为处理的目标物质,通过静态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催化条件下臭氧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协同催化反应器对水体在254 nm处紫外吸光度(E254)的去除率达87.40%,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59.79%,对臭氧的利用率可达到91.4%,因此,254 nm紫外光和活性炭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臭氧化过程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并大大提高了系统对臭氧的利用率;受OH影响,碱性条件下O3/UV/C工艺对CODCr和E254的去除效果好于中性和酸性条件;不同自由基捕捉剂对臭氧化过程的影响证明,在紫外光和活性炭的协同催化作用下,臭氧分解出以羟基自由基为主的多种氧化性自由基,因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是多种自由基反应的结果.
优势菌降解橡胶工业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
顾 韬, 李捍东, 李 霁, 秦 浩, 刘征涛, 王 平
2007, 20(1): 95-99.
摘要(1036) PDF(80)
摘要:
用含M盐(2-硫醇基苯并噻唑)的橡胶工业有机废水驯化活性污泥,分离出8株高效优势菌,并初步鉴定到属.对8株菌种降解橡胶工业有机废水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处理6 d后,各单菌株对橡胶工业有机废水的去除率均在55%以上,其中Y8的去除率达到82%.对复合菌降解橡胶工业有机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35 ℃,pH为8是复合菌降解的最佳条件.对废水稀释会导致碳源稀薄,降低降解率.多因素正交实验表明:降解该类废水的最佳条件是ρ(葡萄糖),ρ(尿素),菌量和转速分别为2 g/L,1.0 g/L,20%和80 r/min.
优势菌对焦化废水中几种有机物降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李长征, 李捍东, 王婉华, 刘征涛, 魏普民, 刘 琴, 张敬东
2007, 20(1): 100-103.
摘要(1258) PDF(97)
摘要:
从焦化厂曝气池活性污泥和废水处理工艺出水中筛选出6株革兰氏阳性优势菌,根据菌株、菌落形态和大量生化实验将菌株鉴定到属.确定了降解所需的最佳实验条件.分别为温度30 ℃,转速100 r/min,菌株投加量20%(V(菌液)/V(废水)).实验发现,筛选出的6株优势菌对喹啉、吡啶和萘有良好的降解效果,但以喹啉为碳源和氮源筛选出来的H24,H26和H31对喹啉的去除率优于其他3株菌株,而以萘为唯一碳源的H14对萘的去除率优于其他菌种.6株优势菌的驯化活性污泥能进一步提高对喹啉、吡啶和萘的去除能力,去除率在90%以上.
甲硫醇脱臭菌的分离、分子鉴定及应用
刘 波, 闫懂懂, 毕雪梅
2007, 20(1): 104-107.
摘要(1346) PDF(94)
摘要:
以低浓度甲硫醇臭气的生物降解为研究对象, 从不同的菌源中筛选得到一株能高效降解甲硫醇的菌株.运用16S rDNA的分子鉴定技术,确定筛选菌Jll的16S rDNA序列同芸苔根际菌(Rape rhizosphere)的相似性最大(97%),为同属.筛选菌Jll生长迅速,挂膜时间短.将其接种于生物滴滤反应器中,在甲硫醇进气流量为0.3 m3/h,质量浓度为40 mg/m3,运行仅4 d后,其去除率可逐渐升到100%.当进气流量分别为0.3,0.6和1.2 m3/h时,该反应器对甲硫醇的最大去除能力分别为36.2,41.8和16.4  mg/(m3·h).反应器进气负荷提高到(96±3) mg/(m3·h),运行一段时间后,恢复适宜的进气负荷,生物滴滤反应器对甲硫醇的去除率很快回升.这表明菌Jll不但降解能力高,而且抗逆性强.
循环经济
基于EW-MFA方法的我国1990—2003年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特征研究
孙启宏, 李艳萍, 段 宁, 毛玉如, 赵一平, 沈 鹏
2007, 20(1): 108-113.
摘要(1459) PDF(89)
摘要:
运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nalysis,EW-MFA),分析1990—2003年我国国家层面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的2 600多个数据,得出1990—2003年间我国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特征.在选取EW-MFA传统分析指标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和循环经济自身特点,增加了资源循环利用率新指标.研究表明:我国资源利用中直接物质投入量和国内物质输出量随GDP增长呈线性增长趋势.近年来,我国资源生产率出现低位下降,而循环利用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日本的差距日益扩大;我国单位GDP的环境负荷略有下降,但经济的大规模发展造成环境总负荷上升.
循环经济理论思索
李 康
2007, 20(1): 114-117.
摘要(1376) PDF(81)
摘要:
循环经济是对近现代人类社会长期、大规模、高强度、未善待大自然的开发活动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逼近其耐受极限而进行反思的产物.从经济-社会-科技-自然多元复合人工自组织系统角度,研究了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指出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组织结构协同基础上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梯级利用,是集约经济的高级形态和理想模式.针对循环经济包含的若干属性特征,论述了5个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守恒与平衡、循环与协调、互动整合与倍增效应、聚集经济与产业集群、生态学基本原理应用和生态系统服务.并就生态工业系统规划设计涉及的基本方法、关键环节、人力投入等给出了政策建议.
水泥生产排放二氧化碳的人口经济压力分析
刘 宇, 匡耀求, 黄宁生, 吴志峰, 王翠萍
2007, 20(1): 118-122.
摘要(1448) PDF(105)
摘要:
自1985年以来,中国水泥的生产量稳居世界第1位,在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的同时也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采用能揭示人为活动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定量分析模型——STIRPAT来探讨人口和经济增长对水泥行业排放二氧化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能源消耗和工艺过程两大排放途径下,中国水泥行业32年(1971—2002年)内向大气排放了1.61×109t(碳当量)的二氧化碳;我国人口与经济(人均GDP)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作用分别为3.7, 2.5~2.7,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口压力比经济的压力大1.1~1.2,证实了人口增长是环境降级的关键因子,表明控制人口增长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措施;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也适用于水泥生产排放二氧化碳,当人均GDP达到3 522美元时二氧化碳排放量才能逐步减少.
环境管理
化学品立法与环境保护
菅小东, 周 红, 温 文, 聂晶磊, 沈英娃
2007, 20(1): 123-128.
摘要(1255) PDF(77)
摘要:
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化学品的产量和贸易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化学品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伴随着化学品贸易与环境管理的国际一体化趋势以及国内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迫切要求建立、健全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在对比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化学品立法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在化学品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如预防预警、源头控制理念不足,缺乏优先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监督管理环节薄弱,以及缺乏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监督管理机制等;分析了我国化学品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重点针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管理的预防为主、源头控制、风险管理以及全过程管理的立法理念,并对立法管理对象以及需建立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等主要内容提出了建议.
城市固体废物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管理模型
苏 婧, 席北斗, 李秀金, 魏自民, 姜永海, 张 蕾, 霍守亮
2007, 20(1): 129-133.
摘要(2336) PDF(101)
摘要:
在对城市固体废物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以及对各种模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确定性多目标动态优化固体废物管理模型.模型以系统成本最小和环境影响最小为目标框架,采用不确定性分析、污染损失理论,将城市固体废物管理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货币化,使环境和经济有效地统一起来,以更加客观地解决多目标问题;同时采用完整、合理的约束条件,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有效补充.将该模型应用于案例城市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使每t固体废物处置成本较原方案减少8~18元,每年最少可节约2.8×107元,大大减少了运营成本.该模型采用二次污染处理至达标排放的费用,因此可以在系统成本最小的基础上,兼顾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最小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多目标解法存在的问题.
特别约稿
蚯蚓生态毒理试验在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颜增光, 何巧力, 李发生
2007, 20(1): 134-142.
摘要(1669) PDF(167)
摘要:
蚯蚓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生物.近年来,蚯蚓生态毒理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诞生了许多新的毒理测试技术和评价方法.概述了当前广泛采用的蚯蚓毒理试验方法,重点介绍毒性试验、种群动态调查、回避试验、生物富集试验、生物标志物试验的原理与特征,论述了各种试验方法在土壤污染环境监测和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蚯蚓生态毒理学未来的发展与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