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鄱阳湖水沙与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效应研究

葛士林 黄国鲜 任倩慧 王志超 许新发 徐晨辉 徐力刚

葛士林, 黄国鲜, 任倩慧, 王志超, 许新发, 徐晨辉, 徐力刚. 鄱阳湖水沙与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效应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引用本文: 葛士林, 黄国鲜, 任倩慧, 王志超, 许新发, 徐晨辉, 徐力刚. 鄱阳湖水沙与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效应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Study on the Transport Processes and Retention Effects of Water, Suspended Sedim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Poyang Lake[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itation: Study on the Transport Processes and Retention Effects of Water, Suspended Sedim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Poyang Lake[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鄱阳湖水沙与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效应研究

基金项目: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项目

Study on the Transport Processes and Retention Effects of Water, Suspended Sedim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Poyang Lake

  • 摘要: 为了开展鄱阳湖水沙、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变化的研究,收集了鄱阳湖“五河”七口水文站1958—2021年的径流量和悬沙浓度数据、1965—2020年鄱阳湖湖口入江水道地形数据、2003—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73—2018年湖区围垦遥感解译等数据,采用统计、对比、双累计曲线及质量守恒法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五河”入湖沙量变化趋势、鄱阳湖入江水道地形变化以及鄱阳湖TN、TP滞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从20世纪90年代起“五河”入湖总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②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于2000—2010年期间在10.0~12.0 m中滩河床发生了强烈下切和横向展宽,2010—2020年下切显著减缓,中滩河床还存在横向展宽的可能。③出入湖TN、TP通量与出入湖泥沙通量成正比。④鄱阳湖2003—2021年逐年TN、TP滞留率显著降低。研究显示:鄱阳湖“五河”流域各大中型梯级水库的建设使得鄱阳湖湖区多年来沙量显著降低,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及闸坝体系在2000年后水土流失韧性增强;但湖区采砂挖沙和航道整治等使得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显著下切;采砂挖沙活动导致鄱阳湖湖盆沉积物受到扰动,使得沉积物中的氮磷被释放出来,增加了出湖TN、TP通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鄱阳湖TN、TP滞留率。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8-19
  • 录用日期:  2023-10-31
  • 修回日期:  2023-10-3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1-0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