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专刊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专刊

    序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专刊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科技在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组建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简称“国家黄河中心”)。国家黄河中心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近135家优势产学研单位、2 400余名科研人员,形成“政、产、学、研、用”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攻关团队。黄河流域天生“体弱多病”,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多重影响下流域生态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流域水文、水环境、生态、固废等多要素问题叠加且退化成因机制十分复杂。如何科学诊断新时期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短板,揭示各要素间的深层次关系和相互影响机理,提出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的关键。聚焦上述机遇与挑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黄河中心依托单位,会同有关方面,在《环境科学研究》上策划、出版了这一期专刊,收录了22篇研究论文,涵盖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固废处理处置、减污降碳等黄河流域研究的热门问题,旨在及时报道发布国家黄河中心支撑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加强对黄河流域重要科学问题的认识和交流,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管理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叠加,形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的巨系统,全面剖析黄河流域复杂生态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顶层设计的关键。对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王金南院士领衔团队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之间的纽带关系,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战略体系。南京大学盛昭瀚团队基于复杂系统管理思维,阐述了黄河治理的生命性内涵,提出了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行动要点。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李海生领衔团队系统识别诊断了黄河流域多要素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黄河流域复杂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治理的对策和展望。

    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是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而流域-区域-城市不同尺度水环境问题的精准识别是科学制定管控措施的重要前提。在这期专刊中,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赵晓丽团队科学阐明了黄河流域-区域重大水环境问题特征及研究展望,清华大学胡洪营团队识别了黄河流域氨氮重点关注时段和区域,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井柳新团队从城市尺度解析了黄河流域各城市水环境主要问题及管控要点,上述研究为分区分类制定针对性的水环境管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金小伟团队通过文献计量系统阐明了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生态状况研究热点和评价方法,为黄河流域生态状况评价方法体系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面源污染已成为黄河流域主要水污染来源之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宋永会团队系统分析了河套灌区面源污染问题状况及“源-汇”关系模拟的难点,北京师范大学李春晖团队基于物质流和空间分析方法评估了黄河流域面源污染关键氮流和高风险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贾晓波团队构建了河套灌区污染源核算模型并定量解析了河套灌区各污染源贡献率,上述成果为黄河流域面源污染溯源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如何科学解析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是水科学与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研究难点。对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夏瑞团队发展了基于三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Tapio弹性指数的耦合脱钩模型方法,揭示了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东北财经大学张春英团队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了工业水资源效率与工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特征。此外,在当前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紧缺背景下,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对黄河流域尤为重要。在本期专刊中,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海燕团队、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温慧娜团队分别聚焦矿井水和再生水,全面诊断了矿井水综合利用和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黄河流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提供了有益的科学参考。

    黄河流域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然而固废资源化利用和风险管控水平较低,是黄河流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本期专刊中,清华大学李金惠团队构建了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协同利用技术评价方法,为工业园区固废协同利用最佳技术组合方案筛选提供了重要工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杨玉飞、徐亚团队聚焦城市生活垃圾、油气开采废物、废弃光伏组件等不同类型固废,从固废产生、利用及风险管控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探索,为黄河流域固体废物管理和风险管控提供了重要实践范例。

    黄河流域减污降碳协同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本期专刊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严刚团队构建了煤电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为煤电行业碳排放源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关潇团队基于多源数据集开展了黄河上游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固碳服务的影响,为提高矿区及周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固碳服务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彭定华团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刘琰团队聚焦污水处理厂出水和铅锌冶炼企业重金属废水,开展了废水管控与碳排放协同的探索,为废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总之,通过这期专刊,我们希望为开展黄河流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研究探索和有效实践提供科学借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以本期专刊为起点,我们期待在《环境科学研究》上发表更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的研究新突破和应用新实践。

    李海生

    2024年 1月


  • “减污降碳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专刊

    序言

    “减污降碳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专刊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是促进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牵头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等工作目标。环境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高度同根、同源、同过程特性以及排放时空一致性特征,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中,几乎所有SO2 和NOx排放源以及约50%的VOCs和约85%的一次PM2.5排放源都与二氧化碳排放源高度一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任重道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双碳”目标两大

    战略任务,生态环境多目标综合治理要求进一步凸显,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抓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围绕气候变化、能源优化发展、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等领域开展大量的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2021年5月1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表示实现“双碳”目标,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同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决定成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基础理论、重大关键技术及协同控制标准体系,开展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科学研究,为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的革新与综合治理水平提供重要支撑。

    减污降碳协同控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通过联合攻关、协同作战,提出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形成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学术观点和成果,搭建可复制推广的综合治理方案和模式。为此,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策划了《“减污降碳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专刊》展示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专刊分设区域、全球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和效益研究、行业减污降碳协同评估和控制研究、减污降碳基础机理研究、智能平台助力减污降碳研究四个栏目,以期加强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方面重要科学问题的认知和交流,创新与探索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范式,供相关研究领域的同行和决策者参考。 

    吴丰昌

    中国工程院 院士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3年 10月29日


  • “场地土壤污染防治”专刊

    序言

    《环境科学研究》“场地土壤污染防治”专刊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场地土壤污染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工矿业活动导致的场地土壤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给人居环境安全等造成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历经土壤环境基础调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试点示范、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一系列重要过程,从无到有开启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历史进程,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进一步指出要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十三五”期间,顺利完成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双90%”的目标任务,初步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基本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依法依规对2万多个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开展调查,将900多个地块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有力整治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将1.3万多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发布污染地块、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等部门规章,制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等系列标准规范。与此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土壤污染防治与“美丽中国”目标要求还有差距。2021年,生态环境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出要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支撑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科学技术部启动并实施“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大力推进我国场地土壤污染防治科研工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截至2021年,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数十家优势产学研单位,成功申报并获批场地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课题10余项。在大型石化场地、铬和锑污染土壤、区域土壤复合污染综合治理、修复后土壤与场地安全利用以及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体系等科研领域,面向场地修复治理与风险管控主战场,踔厉奋发,开展系统性的科技攻关,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提供了扎实的科技支撑。

    场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科技工作者牢牢把握“环保科技的人民性”,联合攻关、协同作战,坚持以解决突出土壤环境问题为目标,提出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学术观点和成果,搭建可复制推广的综合整治技术方案与模式,为我国场地土壤污染防治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撑。2022年下半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东北重工业区场地复合污染综合治理技术与集成工程示范”项目首席专家谷庆宝研究员,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相关场地专项项目团队,组织与策划了“场地土壤污染防治”专刊,分设场地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估、污染场地修复关键功能材料、污染场地绿色修复技术与工艺、场地修复模拟与可视化模型等4个栏目,以期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方面重要科学问题的认识和交流,创新与探索土壤污染防治的新方法、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范式,集成展示支撑净土保卫战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供相关领域的同行和决策管理者参考。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实现污染场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净土保卫战目标,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

     

    李发生

    2023年1月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气专刊

    序 言

    ——《环境科学研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气专刊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绿色发展理念,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向污染宣战。

    为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2017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确定由原环境保护部牵头,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农业农村部、工信部、气象局、卫生健康委员会、高校等多部门和单位协作,组织开展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以下简称“大气攻关”)。生态环境部以“1+X”模式成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汇聚295家科研单位、2903名优秀科学家和一线科研工作者协同攻关,形成了“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模式,建立国内最大的空天地综合立体观测网,打破数据孤岛,建成大气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大气攻关项目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在成因机理、影响评估、预测预报、决策支撑、精准治理方面实现了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全面弄清了区域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精准识别了区域污染排放特征和重点问题,为地方“送科技解难题、把脉问诊开药方”,科技支撑各地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源清单,开展源解析,找到病源病灶,支撑各地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大气攻关项目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大气污染治理的精准性和科学性,科学支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圆满收官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助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与2016年相比,2020年“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0%,重污染天数减少了60%。北京市PM2.5浓度由2016年的73 μg/m3下降到2020年的38 μg/m3,重污染天数由34天下降到了10天,公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大气攻关项目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大气攻关成效得到了李克强总理和丁仲礼副委员长的高度评价,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特别是PM2.5浓度显著降低的同时,臭氧污染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优良天数仅次于PM2.5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面临的严峻形势,仍任重道远。这需要大气环境领域的科技人员牢固树立家国情怀,践行环保铁军精神,继续奋力攻关、久久为功,全力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十四五”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供科技支撑。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以“科技支撑,集中攻关,精准施策,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主题出版这期专刊,回顾、总结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展示支撑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与大气攻关项目研究成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李海生

    2021年1月


  • 新冠肺炎疫情与生态环境研究专刊

    序 言

    《环境科学研究》新冠肺炎疫情与生态环境研究专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危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的暴发和蔓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再一次引发了公众的关注,研究如何开展环境溯源、科学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并探索其可能的环境因素及发生背景也成为科研关注的重点。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助力疫情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开展多学科科技攻关,协同推进,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已有研究表明: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作为病毒传播和人群感染的主要途径和影响因素,在疫情发生、发展、传播扩散、防控等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科学认识新冠肺炎疫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影响,厘清生态环境和气候因素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和疫情防控中的作用,阐明生态环境科技在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的支撑作用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科技问题。

    2020年3月,赵晓丽、李芳柏、段小丽和徐建四位研究员/教授作为特邀主编,主动担当,服务大局,组织与策划了新冠肺炎疫情与生态环境研究专刊,旨在快速征集、集成和发表该领域优秀团队的最新科技成果,加强交流和信息共享,及时遴选重要研究结果或信息,以期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参考。征稿伊始,《环境科学研究》期刊主页在线开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辑”投稿通道,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自征稿以来,编辑部陆续收到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41篇稿件,四位特邀主编亲力亲为,编辑部同志按计划全力推进,经过初审、同行评议、终审等环节,最终录用22篇作为专刊出版。专刊分设6个栏目:“传染病疫情环境影响因素”“病毒生存环境与传播”“消毒剂使用对水环境的影响”“防护行为与措施”“医疗废物应急处理处置”和“抗生素环境污染”,涉及了生态环境和个人防护对疫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疫情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等多个角度。专刊的广大作者们勇于担当,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积极发挥专业所长,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有的基于大量的文献检索和调研,进行了深入地综合分析和集成创新;有的深入一线冲锋在前开展现场调研,获得疫情期间的重要基础数据。他们的这些工作加深了我们对传染病疫情发生的气候与环境背景、环境传播、个人防控和次生风险防范的科学认识,提出了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和生态环境的一些重要科学观点和防控建议,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参考。值得高兴的是:有的成果已形成政策建议上报给国家有关部门,在我国疫情防控和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成果已在推动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作用。

    “传染病疫情环境影响因素”栏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颖等通过对历史传染病疫情的环境与气候特征的研究和总结,发现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催生传染病的暴发及传播,适宜的气候因素有利于疫情的暴发和流行,温度和湿度均是影响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因素;李等通过对甲型流感的流行与防控分析,发现了病毒传播的季节性特征,以及受到温度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同时发现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也影响其传播。北京大学梁泽等通过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发现,新冠肺炎发病率及其与人口迁徙/城市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特征,社会经济水平、城市应急管理与服务管理能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也有密切关联,从空间角度上表明了新冠肺炎传播的社会经济因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提供了社会管理的方向。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李厚禹等以农村污水、垃圾、厕所等关键农村环境整治问题为切入点,探究新冠肺炎传播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采取的举措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生的影响,为新冠肺炎期间农村这一薄弱环节的科学防控提供了手段和依据。

    “病毒生存环境与传播”栏目,多篇文章阐明病毒的生存环境是切断其传播途径的基础,指出了病毒传播的各个途径,研究了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病毒存活和传播的影响因素,这些工作对控制病毒的传播和疫情的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牛琳等提出,在空气介质中,温度、湿度和空气颗粒物浓度对于病毒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低温、低湿以及高浓度空气颗粒物暴露更有利于冠状病毒在环境中的传播,进而提出提高室内湿度、加强通风、改善空气质量等相关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王瑜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调研,探究了影响病毒在水体中生存与传播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在水体介质中,病毒存活和传播潜力与紫外线照射、水体温度、pH、盐度以及水体中存在的微生物和悬浮颗粒物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相关成果对介水传染病的防控及病毒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吴颐杭等探究了病毒在土壤中吸附与存活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在土壤介质中,土壤微生物、含水量、土壤类型及温度是影响病毒在土壤中吸附与存活的主要因素,土壤微生物的存在、含水量的降低以及温度的升高可能阻碍病毒在土壤中的存活,提醒大家不可忽视病毒经土壤传播产生的风险。杨书慧等聚焦于无生命物体表面上病毒的存活,通过对

    SARS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病毒在无生命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及影响因素的文献调研,发现物体材质、温度、湿度及病毒载量等是影响病毒存活的主要因素。此外,李瑞等针对病毒对地下水的入侵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病毒进入含水层的途径、在地下水中迁移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在多孔介质中的转化过程,提出了地下水病毒入侵风险防控对策建议。

    除环境因素外,科学正确的个人防护行为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国务院发布了多项人群防护指南和手册,用于科学指导不同人群进行风险防范。在“防护行为与措施”栏目,北京科技大学段小丽教授研究团队基于前期在行为模式调查方面的相关基础,开展了疫情期间全国首个行为模式调查研究,共包含8 330人。结果显示,科学地佩戴口罩、洗手、开窗通风和交通出行等行为有利于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同时个人防护行为措施的选择也会受到疫情等多方面的影响。高菲等通过研究疫情期间不同地区人群开窗通风行为模式特征发现,疫情期间调查人群中有99.7%的居民会开窗通风,受疫情影响程度高的地区居民开窗通风时间更长,相关研究成果对于进行后期风险评估、采取合理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曹素珍等聚焦于洗手这一重点防护手段,分析了不同暴露情景下的洗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疫情期间我国居民洗手行为发生率提高,洗手时长合格率提高,但是仍然水平偏低,相关研究成果为科学地执行洗手这一防护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姜楠等分析了不同疫情等级下人群交通出行方式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我国人群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更多的人选择了私人化的交通方式,研究提出了疫情期间人群的交通出行方式和规律,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精准防控提供了基础信息。曹素珍等分析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的行为特征,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外出佩戴口罩的比例在99%以上,且该行为与疫情的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研究成果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群佩戴口罩行为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持。

    “消毒剂使用对水环境的影响”栏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朱红霞等针对含氯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危害与地表水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发现大量的消毒副产物进入自然水体,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基于研究结果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消毒副产物的监测和去除,推动含氯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张瑜等基于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的数据,推导了5种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值,建议疫情期间应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对这5种物质的监测和去除。薛荔栋等对饮用水中余氯的限值和监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最大允许残留浓度为5 mg/L,并建议尽快开展水质余氯现场监测方法标准化研究。

    “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栏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罗兰等通过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收集管理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了疫情期间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流程,为补齐防范重大公共事件中环境生物风险控制的短板提供了相关建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程亮等通过数据分析和文件梳理,识别出在处理医疗废物方面的短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张筝等通过对国内外医疗废物应急处理体系的经验分析,评估了我国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状况,并提出了建立相应应急体系的建议。北京科技大学郑方圆等采用电子问卷的方法,通过对浙江省某典型医疗废物处置中心90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了不同工种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水平,以及存在感染风险的物品或位置对其选择防护措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有针对性地加强该从业人员防范意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提供了建议和依据。

    “抗生素环境残留”栏目,内蒙古大学马双等通过前期研究基础,探索了菌渣中青霉素对蔬菜种子萌发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油麦菜、白菜和生菜相比,油菜更适合作为青霉素的生态毒性指示植物,相关研究结果为抗生素菌渣肥料化利用奠定了基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夏湘勤等对环丙沙星胁迫猪粪生物转化中抗性基因的微生物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加强高温期干预调控是有效阻控抗性基因环境污染行为的关键节点,研究结果可为固废资源化过程中抗性基因环境健康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该专刊大多数论文主要是基于历史资料的总结和分析,现场数据相对较少,目前尚不能得出病毒从动物到人、人到环境、环境到人等全过程的传播链、传播机制及其定量关系,有些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进行佐证,当前的相关研究成果距离病毒和疫情的精准防控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面对当前疫情在全球仍不断扩散的形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一新型病毒,科学界应当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对新冠肺炎疫情与环境、生态、气候、地质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索病毒传播和人群感染暴露的影响因素,从而更有效地对疫情的发生发展、传播扩散提出科学防控措施。

    作为主编,我非常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开始注意到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作为病毒的归趋、疫情的暴发、传播和风险控制等环节的重要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而生态环境作为保障人类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应当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环境与健康一体防控的理念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生态环境等相关因素仍未引起足够重视,且当前研究结果仍然存在争议,对于温度和湿度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发展的相关关系仍不明晰,新型冠状病毒的适宜存活条件研究仍不充分,未来应当进一步加大研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将是当今与未来国内外环境与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和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攻克新型冠状病毒也需要多学科联合协作,应该与疾病控制、医药卫生、人文、交通与社会治理等相关学科领域一道加强科学研究,协同攻关,一起为“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吴丰昌

    中国工程院 院士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0年6月


  •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专刊

    序 言

    《环境科学研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专刊

     随着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长江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涵盖长江沿线9省2市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涉及长江流域面积约70%。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涵盖长江下游3省1市的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大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两次组织召开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已经初见成效。2019年,长江流域Ⅰ ~ Ⅲ类水质优良断面(含河流、湖库断面)比例为83.5%,同比提高4.0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同比减少0.6百分点,首要污染物总磷浓度较2017年下降了19.5%。然而,长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形势依然严峻,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尚未补齐,沿江化工企业、尾矿库、垃圾填埋场密布,环境风险隐患突出,重点湖库蓝藻水华频发,河湖水生态功能退化严重。此外,2018年4月,生态环境部正式挂牌成立后,加强了生态环境监管职能,原来分散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职责得以统一;根据“十四五”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思路,我国水环境管理将由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向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转变。这既给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8年4月27日,生态环境部党组决定组建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简称“国家长江中心”),致力于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创新科研组织实施机制,实现科技创新、管理支撑和技术服务的紧密融合,提升长江流域科学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以科技助力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国家长江中心采取“1+X”组织模式,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近300家优势产学研单位和

    5 000余名科研人员,“送科技、解难题”,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和沿江城市驻点跟踪研究工作,为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技支撑,为地方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攻关。2019年,生态环境部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协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一期项目正式启动,在水质目标管理、“一市一策”差异化解决方案、智慧决策平台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关键成果,派出58个专家团队开展了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并以驻点工作为依托,与“三磷”整治等八大环保专项行动紧密结合,有力支撑了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科研人员牢牢把握“环保科技的人民性”,联合攻关、协同作战,坚持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提出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形成流域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成果,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在国家长江中心成立2周年之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长江中心依托单位,会同有关方面,以“科技支撑、集成创新、精准施策”为主题出版这期专刊,以期加强对长江流域重要科学问题的认识和交流,回顾和总结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经验,及时报道支撑长江保护修复所取得的阶段成果,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参考,更好地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李海生

    2020年4月26日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气专刊

    序言

    ——《环境科学研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气专刊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给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造成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历经消烟除尘、工业点源治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扬尘和机动车污染控制、区域联防联控、重污染应急等一系列重要过程,从无到有开启了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历史并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进入21世纪以后,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模式较为粗放、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偏煤的大背景下,我国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尤其是秋冬季大气重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长时间、大面积PM2.5污染,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为此,我国及时修订并颁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的蓝天保卫战全面打响。经过5年来的攻坚克难,蓝天保卫战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3月9日,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评估报告中指出,“在2013年至2017年的短短五年间,北京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约35.6%,京津冀地区的PM2.5浓度下降了39.6%。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或地区做到这一点。”该评估报告同时指出,“北京市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也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北京经验’。”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的圆满完成,我国也开展了新一轮蓝天保卫战。2018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开局之年,通过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完善了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全面推进了蓝天保卫战并实现良好开端,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百分点;PM2.5浓度为39 μg/m3,同比下降9.3%;PM10浓度为71 μg/m3,同比下降5.3%;臭氧浓度为151 μg/m3,同比上升1.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也分别同比下降22.2%、6.5%。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成功实践,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党和人民70年来奋斗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此过程中,没有完全现成的经验可以套用,党和政府、大气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大气环境管理工作者通过不断地摸索与探讨,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形成机理与防治策略等理论,以及科技支撑、集中攻关、精准施策的科研管理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生态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设立专项资金5.75亿元,由原环境保护部牵头,按照李干杰部长提出的“1+X”模式,联合科技、中科院、农业、工信、气象、卫生、高校等多部门,组织开展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工作。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组织200多家单位,汇集国内2000多名环境科学、大气科学、气象科学以及行业治理等方面的优秀科学家和一线科研工作者,建成了天、地、空综合立体观测网,通过外场观测、实验室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手段,集中开展联合攻关,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实现了对重污染过程的精细化定量化描述,支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当前,正值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的攻坚期,我们深刻认识到打赢蓝天保卫战面临的形势严峻、任重道远,需要大气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人员牢固树立家国情怀,继续奋力攻关,全力做好科技支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期刊主题宣传中,以“科技支撑,集中攻关,精准施策,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主题出版这期专刊,主要回顾和总结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数十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面报道支撑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与攻关成果,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供大气环境领域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参考,以期更好地发挥科技在精准治霾中的重要作用。

     

    李海生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