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蚯蚓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类群,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毒死
蜱是我国使用量较大的有机磷农药品种之一,对以蚯蚓为代表的土壤生物具有潜在威胁。本课题选择
云南林地常见的蚯蚓优势种-皮质远盲蚓(
Amynthas corticis)为实验生物,从毒死蜱暴露引发的蚯蚓
脑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离子通道特征酶(Ca2+-Mg2+-ATP、Ca2+-ATP
酶)变化入手,对毒死蜱亚慢性神经毒性导致的蚯蚓运动、学习记忆等神经行为变化进行研究,运用
综合毒性指数 IBR 评价蚯蚓生物标志物变化,开展毒死蜱暴露对蚯蚓的亚慢性神经毒性研究。结果
表明,毒死蜱暴露引发了蚯蚓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的异常变化,毒死蜱对
蚯蚓的神经损伤导致了蚯蚓的运动迟缓和学习记忆障碍。暴露 28d 时,8、12 mg·kg-1 毒死蜱对蚯蚓的
IBR 值分别为 3.2275,4.5246;暴露 56d 时的 IBR 值分别为 3.8848,5.8995,毒死蜱对蚯蚓的亚慢性
神经毒性随着毒死蜱暴露浓度、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强。研究发现毒死蜱慢性神经毒性虽然不会导致蚯
蚓死亡,但其产生的蚯蚓运动迟缓、记忆障碍等神经行为变化,会严重影响蚯蚓的生存质量,不利于
蚯蚓的生存和发展,将导致蚯蚓种群质量下降。由于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蚯蚓种群质
量的下降将加剧土壤生态系统风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