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征稿:“碳达峰碳中和——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专刊诚邀投稿!

发布日期: 2021-08-25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环境科学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专刊征稿

征稿截至2022年5月31日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宣布了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充分彰显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2021年1月11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以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为牵引,以协同增效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统筹融合。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要求,切实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当前,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成为国家意志,涉及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等诸多领域。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政策、科学、技术、工程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重点领域,加快形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体系;积极探索协同控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创新举措和有效机制;构建由碳减排量评估与绩效评价标准、低碳评价标准、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等管理技术规范;有序推动规模化、全链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建设;加强甲烷、氢氟碳化物、六氟化硫、全氟化碳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摸清底数,支撑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等。

为给我国从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相关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促进该研究领域更好更快地发展,系统梳理最新研究成果,分享该领域的政策建议、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与新方法,加强科技、管理、政策的融合,为国家和地方政策决策提供科技支撑,《环境科学研究》计划于2022年出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专刊(非增刊),收稿日期截至2022年5月31日。特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赵晓丽研究员、马瑾研究员担任本专刊的特邀主编,指导专刊的组织与策划。

现诚挚邀请国内外从事碳达峰碳中和,特别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和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征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理论方法及政策衔接;

(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理论与实践;

(三)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四)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其碳汇功能;

(五)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六)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新技术与新方法;

(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理论与实践探索;

(八)典型区域和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投稿方式:官网在线投稿(www.hjkxyj.org.cn

投稿栏目:“碳达峰碳中和——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专刊

撰稿格式:请查看“期刊主页—征稿启事”

编辑部电话:010-84915128

编辑部邮箱:hjkxyj@vip.163.com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1-08-25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