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京津冀地下水专题

“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与成效,本专题将就水专项的成果案例进行展示,本次是“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地下水环境安全对于支撑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旨在初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研发、综合示范和集成应用一批地下水污染监测和修复关键技术、材料与成套装备,有效控制典型示范区地下水污染恶化趋势,实现地下水安全回补,为京津冀地区和全国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现将部分成果集中发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京津冀典型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2020, 33(6): 1315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0.05.29
-
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地下水风险源污染概率估计方法研究
2020, 33(6): 1322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0.05.25
-
-
基于PCA-SOM的北京市平谷区地下水污染溯源
2020, 33(6): 1337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0.05.28
-
京津冀化工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对策研究
2020, 33(6): 1345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0.05.23
-
基于改进DPSIR模型的京津冀地区优先回补地下水水源地筛选方法
2020, 33(6): 1357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0.05.18
- 上一个专辑:2019年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专题
- 下一个专辑: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专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