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题

目前,PM2.5和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基本消除,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取得积极成效,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等目标. 因此,PM2.5与臭氧的协同控制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任务. PM2.5与臭氧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使得二者的协同控制具有复杂性与艰巨性,亟需加强有效的科学指导. 近期,众多学者在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的理论探索与区域实践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鉴于此,本刊特开设“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题,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持续刊发该领域研究成果,助力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本刊已于2022年第3期刊发了本专题第1期11篇文章,受到广泛关注. 本期专题经严格的同行评议后,共刊发9篇文章,内容涵盖臭氧的人体健康影响、PM2.5与臭氧复合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PM2.5与臭氧共同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分析及管控对策、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路径等方面,以期能引起学界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
2020年中国大气臭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影响的疾病负担分析和健康经济学评价
2023, 36(2): 237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3.01.05
-
山东省环境空气中PM2.5与O3的复合污染特征与时空变化趋势
2023, 36(2): 246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11.02
-
2015—2021年南京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污染个例研究
2023, 36(2): 260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09.15
-
山东省AQI、颗粒物和臭氧时空演化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分析
2023, 36(2): 273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11.19
-
2014—2020年河南省PM2.5-O3复合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
2023, 36(2): 285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11.06
-
煤化工产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贡献
2023, 36(2): 294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12.04
-
工业城市人为源VOCs排放特征及典型行业控制对策:以聊城市为例
2023, 36(2): 305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11.07
-
上海市PM2.5和臭氧复合污染期多路径减排效果评估
2023, 36(2): 314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12.16
- 上一个专辑:PM2.5与O3协同防控科技攻关成果专题
- 下一个专辑: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