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题

当前,PM2.5和臭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有效遏制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 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成为我国“十四五”及更长时期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期,各有关方面围绕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有鉴于此,本刊特开设“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栏,经严格的同行评议后,共刊发11篇文章,内容涵盖PM2.5与臭氧的污染特征、相互关系、成因分析、防控理论等方面,以期能引起学界的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
-
PM2.5与臭氧污染形成机制及协同防控思路
2022, 35(3): 611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01.03
-
基于观测的模型(OBM)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大气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2022, 35(3): 621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01.05
-
美国人为源VOCs管控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22, 35(3): 633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01.04
-
我国中东部地区2015—2020年夏半年PM2.5和臭氧复合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2022, 35(3): 650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1.10.17
-
2015—2020年湖北省PM2.5和臭氧复合污染特征演变分析
2022, 35(3): 659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01.08
-
不同季节天津市PM2.5与O3潜在源区及传输路径分析
2022, 35(3): 673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01.07
-
-
云浮市2018—2020年颗粒物和臭氧污染特征及污染案例研究
2022, 35(3): 691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01.09
-
“城市双修”试点对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的效果评估:以三亚市为例
2022, 35(3): 699 do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2.01.13
- 上一个专辑:千岛湖水质风险挑战与控制专题
- 下一个专辑:国家重点行业碳达峰路径专题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