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专栏

  • 陆海协同治理与管理专题

    “十二五”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受到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目前,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趋好,然而氮磷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仍十分突出,陆海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治理技术、政策制度创新研究还相对薄弱,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的短板之一. “十三五”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和《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旨在推动重点海域陆海协同治理和政策制度创新,加快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改善. 本专题围绕入海氮磷陆海统筹的协同治理与管控,展示长江口海域氮磷营养盐与浮游生态系统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长江氮磷入海通量之间的响应关系,以及秦皇岛饮马河氮磷迁移转化及其在不同季节和气象条件下的变化,相关成果将为大江大河河口和北方中小型河流总控控制提供参考,为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 PM2.5与O3协同防控科技攻关成果专题 

    201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设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由生态环境部牵头,会同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校等多部门和单位,集中优秀科研团队,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重点行业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术、居民健康防护等开展集中攻关. 生态环境部探索“1+X”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机制,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2020年,生态环境部陆续启动系列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复合污染协同防控科技攻关先导项目和城市二期“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本专题将展示2017年以来大气攻关系列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期内容涉及大气环境监测体系、O3前体物减排路径、区域和城市PM2.5与O3污染特征分析等研究内容. 专题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推动我国PM2.5与O3复合污染协同防控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 PM2.5与O3协同防控科技攻关成果专题

    201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设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由生态环境部牵头,会同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校等多部门和单位,集中优秀科研团队,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重点行业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术、居民健康防护等开展集中攻关. 生态环境部探索“1+X”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机制,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2020年,生态环境部陆续启动系列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复合污染协同防控科技攻关先导项目和城市二期“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本专题将展示2017年以来大气攻关系列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期内容涉及大气环境监测体系、O3前体物减排路径、区域和城市PM2.5与O3污染特征分析等研究内容. 专题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推动我国PM2.5与O3复合污染协同防控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 PM2.5与O3协同防控科技攻关成果专题

    201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设立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 攻关项目,由生态环境部牵头,会同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高校等多部门和单位,集中优秀科研团队,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重点行业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术、居 民健康防护等开展集中攻关. 生态环境部探索“1+X”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机制,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2020 年,生态环境部陆续启动一系列细颗粒物 (PM2.5) 和臭氧 (O3) 复合污染协同防控科技攻关先导项目和城市二期“一市一策” 驻点跟踪研究,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本专题将展示 2017 年以来大气攻关系列项 目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期内容涉及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大气污染防治路径、O3 前体物管控现状及减排策略、大气挥发性有机 物 (VOCs) 源排放特征、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等研究内容. 专题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推动我国 PM2.5 与 O3 复合污染协同防控 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 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题

    目前,PM2.5和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基本消除,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取得积极成效,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等目标. 因此,PM2.5与臭氧的协同控制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任务. PM2.5与臭氧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使得二者的协同控制具有复杂性与艰巨性,亟需加强有效的科学指导. 近期,众多学者在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的理论探索与区域实践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鉴于此,本刊特开设“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题,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持续刊发该领域研究成果,助力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本刊已于2022年第3期刊发了本专题第1期11篇文章,受到广泛关注. 本期专题经严格的同行评议后,共刊发9篇文章,内容涵盖臭氧的人体健康影响、PM2.5与臭氧复合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PM2.5与臭氧共同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分析及管控对策、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路径等方面,以期能引起学界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 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题

    “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政府都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议题. 脆弱生态系统易发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重大问题,是自然生态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障碍. 我国脆弱生态系统分布面积广大,主要分布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以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 为了解决以往生态治理研究工作实施效果评价缺乏、忽视生态技术应用、忽略生态技术地域和经济适宜性等问题,科学技术部于2016年启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科技需要,重点支持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退化草地修复、生态多样性保护技术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 在系列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下,众多学术团体在典型生态脆弱区开展了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及机制研究、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研究以及面向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生态修复模式研究等,积累了生态监测-评价-修复-产业全链条的技术研发经验,提出了数量众多的脆弱生态区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性技术模式. 本专题总结了典型脆弱生态区——北方风沙区和干热河谷区的相关研究成果,希望其可为脆弱生态系统更高质量保护和修复,以及“十四五”提出的“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 碳达峰碳中和——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专题

    随着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 本专题以国家减污降碳重大需求为主题,所包括文章研究区域覆盖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长江三角洲、广东省等重点区域,研究内容涉及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修复工程等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影响等方面,同时还包括国内外碳排放基准、碳足迹等最新研究进展. 专题相关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 POPs污染防治与成效专题

    国际社会于2001年5月共同通过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危害. 作为首批缔约国之一,在过去20年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履约工作,且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是,目前每年仍有大量拟新增列物质在议,涉及行业广、部门多、产业链长,管控难度大.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化学品生产、使用大国,我国在POPs环境管控方面仍面临挑战. 本专题围绕POPs污染防治与成效主题,关注当前研究热点,研究内容涉及POPs物质的环境归趋、生态健康风险、行业标准等,研究对象包括全氟化合物、氯化石蜡、二噁英、六溴环十二烷等. 该专题从不同角度报道了我国POPs物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POPs物质的履约工作提供支持.


  • 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与场地安全利用监管技术和标准研究专题

    《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均将严格风险管控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的核心要点,突出保障环境安全. 近年来,我国启动了大量的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随着工程和管理实践的深入,针对污染场地修复后的土壤和场地再利用的可持续性,需要开展精细化风险管控的相关研究. 基于污染场地再利用的多源案例分析,从多个维度研究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管控中污染物指标的现状和变化、场地流转与再利用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环境管理价值的观点和政策建议. 针对地下水修复的技术不可达性,借鉴美国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不可达性的涵义、技术不可达性豁免,以及适应性管理、残余风险评估、长期监测管理经验,提出我国地下水修复过程跟踪与再开发利用长期管理技术要求. 通过对修复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开展现场环境调研监测,结合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重金属污染物在不同再利用方式下的环境归趋、风险过程、监测及阻控技术. 本专栏的研究工作紧密围绕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与场地安全利用监管主题,开展系统的风险控制方法学研究,提出适宜的管控技术和标准,切实保障我国污染场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 千岛湖水质风险挑战与控制专题

    由于水库水量稳定、水质良好、管理简单,水库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饮用水源地,许多水库还承担着旅游休闲和渔业生产等功能. 因此,良好水质的长期维持成为许多重要水库的管理挑战. 富营养化是水库经常面临的水质风险,氮磷过量输入经常导致水库季节性藻类异常增殖、局部水体缺氧、藻毒素超标、异味物质超标等问题. 由于水库独特的水文过程,水库的富营养化进程快,生态系统脆弱,水质灾害偶发性强,需要更多的观测数据和研究案例对该问题持续探索. 本专题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联盟项目“典型大城市水源地水库水环境质量评估”(No.KFJ-SW-YW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库藻类水华形成的气象水文动力学机制及调控策略研究”(No.41830757)及淳安县生态环境分局招标课题“千岛湖网格化加密监测及数据分析”等资助下,以我国东南丘陵山区成库时间早、城市供水量大、保护力度强的千岛湖为例,以大型深水水库的水质风险挑战与控制为主题,关注当前研究热点,研究内容包括山区流域营养盐来源过程及季节性变化特征、水库富营养化重要指标的时空分异规律、暴雨冲刷的营养盐效应及藻类响应、水库藻类异常增殖风险的模型预测及深水水库原位氮磷净化的工程技术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大型深水水库水源地的水质风险特征、周年演替过程、预测预警方法及应对控制技术,这些成果的发表可为相关研究及水源地水库水质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 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题

    当前,PM2.5和臭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管理,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有效遏制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 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成为我国“十四五”及更长时期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期,各有关方面围绕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有鉴于此,本刊特开设“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专栏,经严格的同行评议后,共刊发11篇文章,内容涵盖PM2.5与臭氧的污染特征、相互关系、成因分析、防控理论等方面,以期能引起学界的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 国家重点行业碳达峰路径专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制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以重点行业和领域为切入点,开展碳中和约束下的我国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是支撑我国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行业低碳发展,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和经济社会全面低碳转型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国内14家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基于统一的方法体系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自主研发的排放路径模型(CAEP-CP模型),对我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碳达峰路径及关键举措开展系统研究. 研究以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需求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重目标为约束开展自上而下的宏观路径研究,以合计贡献了我国碳排放90%以上的电力、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共6个重点行业以及交通、建筑2个重点领域为对象,开展自下而上的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研究;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上下路径反复迭代、行业间耦合优化,打通宏观路径与微观措施的联动和双向反馈,综合研判提出分行业分领域碳达峰路线图以及基于此的全国碳达峰路线图. 这一系统研究提出的碳达峰路径及识别的关键控碳减碳技术手段、措施和政策将为细化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 新污染物治理专题

    随着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但需要看到,一些威胁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因素仍然存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重视新污染物治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要求“加强新污染物治理”,表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始向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危害的新污染物治理阶段发展. 本专题围绕新污染物治理主题,关注当前研究热点,研究内容涉及新污染物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环境行为、健康效应、去除方法、环境风险以及管控政策等;研究对象涉及环境激素、纳米材料、抗生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研究介质涉及地表水、生物体、土壤-植物体系等,从不同角度报道了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成果的发表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高级氧化处理有机污水技术进展专题

    高级氧化技术常用于高浓度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预处理和微量新兴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本专题将从新型催化材料可控制备、催化氧化还原工艺和机制、降解机理、毒性产物分析和调控等方面介绍国内青年学者在高级氧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具体研究工作包括:活化过硫酸盐、活化过氧乙酸、光催化氧化、电催化、助催化(类)芬顿等高级氧化技术在高浓度有机物污染物的预处理、微量药物类污染物的深度处理以及病原微生物杀灭方面的研究. 现将相关研究成果集中发表,以期为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预处理和医疗污水同步消毒降解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 微塑料污染及其环境行为专题

    微塑料因在环境中留存时间长、输移扩散广、治理难度大,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其污染分布及其环境 行为是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 近年来,我国在微塑料监测技术方法、微塑料在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微塑料的 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对科学认识微塑料问题和支撑我国微塑料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使读者了解近 期我国环境中微塑料监测和生态风险评估领域的研究进展,现将部分成果予以发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碳中和理论与实践专题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需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开发绿色低碳技术、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提升生态碳汇能力等多领域付出巨大努力,这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系统性变革. 本专栏围绕碳中和实现路径、碳减排效果评估、碳市场建设、可持续能源政策、能源-环境-经济系统模型、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负碳技术开发等主题,报道碳中和理论与实践研究最新成果,以期为我国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及应用专题(二)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及应用专题”集中报道了“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集成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该项目旨在构建以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环境基准标准、排污许可管理、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水环境风险管理等为核心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 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本刊2020年第11期,现将另一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发表.


  • 呼伦湖水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专题

    编者按

    ——呼伦湖水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专题

    呼伦湖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大湖泊,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维系草原生态平衡和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受周期性干旱和局部人为干扰影响,呼伦湖水情发生剧烈变化,湖滨湿地锐减、湖泊水生生态系统退化、局部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给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威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后多次对呼伦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做出重要指示批示。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呼伦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推进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保护修复和美丽河湖建设,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和翟青副部长都曾亲自赴呼伦湖进行调研。在生态环境部的总体部署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所姜霞研究员带领团队,本着“科学诊断问题,精准施策”的思路,在呼伦湖多年水质监测已有工作基础上,对呼伦湖水生态环境及其生态安全开展了大量现场调查监测、室内模拟试验和理论研究,厘清了呼伦湖水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了湖面面积与气象要素的响应关系及其对水质的影响,判别了呼伦湖及其流域主要环境物质特征与来源,估算了内源释放与入河通量对呼伦湖水体物质的贡献,针对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健康影响开展风险评估,系统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结合呼伦湖流域陆域生态环境调查,分析并评价了呼伦湖流域时空分布格局变化趋势及生态安全。研究团队最终形成了《呼伦湖水环境质量及水生生物调查报告》《呼伦湖主要水质指标本底值判定报告》《呼伦湖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呼伦湖生态与环境状况及保护对策》等多项研究成果,在团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形成了《关于呼伦湖水质指标有关情况分析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报告》,得到了翟青副部长的批示。本专栏将部分成果集中发表,以期为呼伦湖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所前身依次是湖泊研究室、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2018年3月22日正式成立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所。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所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和湖泊生态环境问题以及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为导向,开展湖泊污染过程及防治、湖泊富营养化与生态退化的环境效应与修复、湖泊流域规划管理、饮用水源特征污染物环境行为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支撑国家和生态环境部的湖泊环境管理与决策,同时面向治理需求,开展技术产品研发和工程应用实践,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姜霞,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河湖底泥污染过程机理和技术研发、流域系统防治和优化管理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生态环境部水污染防治专项工作项目等;主笔完成了《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环发〔2014〕138号)、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技术指南(环发〔2014〕111号),系统构建了湖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的理论、方法及技术体系;推动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提高了我国湖库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带领团队取得的多项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并多次获得国家环保科学技术一等奖,撰写著作6部。研究成果可为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和“美丽湖泊”提供科学支撑。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宋永会副院长(左五)和姜霞研究员(左四)在现场考察

    团队成员在现场采样


  • 2017—2019年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专题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调查, 历时3年.普查建立、发展和完善了大规模调查和产排污核算技术方法体系, 摸清了全国各类污染源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 掌握了国.家、区域、流域、行业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为做好普查成果应用和宣传工作,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组织撰写了一系列普查成果解读文章, 现将部分成果集中发表, 供有关研究和决策参考.


  • 村镇建设生态安全评估专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村镇建设生态安全评估与绿色生态建设模式研究”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牵头实施, 旨在阐明村镇建设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构建基于主导生态功能保护的绿色宜居村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研发重要生态功能区村镇承载力提升方案.本次选择大娄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重要区、长三角大城市群人居保障功能区等, 开展区域生态安全对村镇建设的约束影响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 提升村镇建设生态空间布局与主导生态功能保护的支撑理论和协同水平.现将部分成果集中发表, 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及应用专题

    “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与成效, 本专题将就水专项的成果案例进行展示, 本次是“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集成研究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为满足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环境管理的科技需求, 该项目旨在构建以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环境基准标准、排污许可管理、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评估、水环境风险管理等为核心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 制订并发布一系列标准、技术规范和指南等, 提升国家水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现将部分成果集中发表, 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2019年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专题

    2019年11月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举办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在西安召开,近600位在地下水污染防控和修复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权威专家、学者、管理及技术人员参加会议,就地下水污染防控和修复技术领域的研究前沿、重要进展及发展规划进行交流,打造了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方法等研讨、交流及推广应用的高水准平台. 现将部分会议成果集中发表ꎬ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京津冀地下水专题

    “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与成效,本专题将就水专项的成果案例进行展示,本次是“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地下水环境安全对于支撑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旨在初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研发、综合示范和集成应用一批地下水污染监测和修复关键技术、材料与成套装备,有效控制典型示范区地下水污染恶化趋势,实现地下水安全回补,为京津冀地区和全国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现将部分成果集中发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专题(二)

    “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专题集中报道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持承担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试点项目及国家相关科技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一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本刊2019年第1期,现将另一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发表.


  • 水质基准与风险评估专题

    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是水质基准和生态风险评估的关键和基础. 2018年9月由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江西省动物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对本土水生生物———稀有鮈鲫等的毒性测试与在我国水质基准和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讨. 现将部分成果集中发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辽河流域毒害物控制专题

    辽河流域是国家重大水专项实施的重点流域之一. “辽河流域有毒有害物污染控制技术与应用示范研究”课题组,针对辽河流域有毒有害物污染现状不明和缺乏有效控制技术的问题,以构建和完善有毒有害物治理技术体系、保证河流健康为目标,开展辽河流域有毒有害物现状调研和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技术的研发、集成和工程示范研究.现将部分研究成果在该专栏刊出,另有一篇综述性文章发在本期“进展”栏目,以期为我国流域型毒害物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 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专题(一)

    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贯穿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全过程,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举措.厦门市开展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确定的国家试点任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持承担了该试点任务,并结合国家相关科技项目的实施,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现将部分研究成果集中发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水处理与回用专栏

    我国面临十分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和水空间萎缩等水环境问题,水处理与回用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遵循“善水循环、尚法自然”理念,致力于为我国水环境安全保障贡献力量,定期召开学术年会,研讨水处理与回用领域前沿和热点问题.第二届学术年会以城镇污水收集利用与水环境安全保障为主题,于2018年4月20—22日在山东省青岛市成功举办,会议收到投稿论文与摘要110余篇,经作者投稿、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有6篇会议论文被本刊采用,其中的5篇研究性论文刊登在“水处理与回用”专栏,另一篇综述性论文刊登在本期“展望”栏目.